上汽羅孚聯姻五月現晴?
在上汽成功入主雙龍以后,關于羅孚與上汽何時聯姻一時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各種不同版本的傳言不脛而走。上汽與羅孚的合作談判始于去年6月份,彼時雙方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8個多月來經歷各種波折,至今談判仍懸而未決。2月21日,英國財政大臣布朗訪華,表達英國政府對正在進行的上汽與
羅孚合作談判的關切之意,更加增添了此事的神秘色彩。
逼近真實
“與羅孚的談判已經到了最后階段。”日前上汽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海集團與羅孚公司正在談合作上最后的細節問題。我相信雙方的合作一定能夠得到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準確的時間表。”羅孚新聞發言人丹尼爾·沃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則信心十足地稱:“與上汽的合作已成定局,現在中英兩家汽車公司的合作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先前有消息稱,中國政府相關審批部門高層認為,羅孚現在的經營狀況十分惡劣,上汽集團方面僅有資本運作的經驗,而在汽車本身的研發、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如果上汽集團果真對羅孚注資10億美元,這筆現金投入將面臨巨大風險,所以沒有同意雙方的合作計劃。羅孚與上汽集團的合作面臨失敗的危險。
另有消息稱,雙方協議中不愿公開的部分實際涉及到上汽集團收購羅孚的計劃(現在雙方的公開表態是上汽羅孚合作并非收購)。但這種說法很快被上汽集團方面否認,上汽方面表示,這僅是一項上汽集團借助羅孚提高自身汽車研發能力的舉措,并不存在如業界所界定的各種問題。
有消息人士指出:上汽羅孚聯姻之所以在時間上一再拖延,并非來自業界所界定的各種問題,合作決定權實際一直抓在籌謀優化項目投資結構的上汽決策層手里。
誰收購誰
作為中國最大的轎車制造集團,上汽集團先后與大眾、通用建立了合作,同時利用旗下的上海汽車いK作為自主研發汽車的基地,將原來的儀征汽車等子公司進行整合,變成未來生產乘用車的主體,上海匯眾汽車將作為主要的商用車工廠,但他們都面臨汽車技術自主研發的難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上汽集團開始與羅孚接觸,希望能借鑒羅孚在汽車技術上的優勢。
羅孚汽車公司對外表示,其與上汽集團之間的合作即將達成一致,雙方將在中國上海與英國伯明翰兩座城市建立合資公司。在對羅孚投入這筆資金后,上汽集團將持有合資公司50%以上的股權。同時,羅孚將以車型和相關技術作為投入,持有30%左右的股權。雖然上汽集團占有絕大多數的股權,但是雙方的關系僅僅是合作伙伴的關系,羅孚本身將保持獨立運作。
上汽方面表示,雙方的合作并不存在“誰收購誰”的問題,而是以合資的方式進行合作,是一種完全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目的是要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上汽方面認為,2004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速度逐漸走向理性,中國本土的汽車公司都面臨不同的經營壓力,外資方在合資公司總的話語權表現得尤為強勢,這對中國汽車的生存提出了問題。借助國外汽車公司提高自身的實力,成為中國汽車發展的一種趨勢。上汽集團與羅孚的合作走到了關鍵階段。
“第三者”出現
富有戲劇性的是,在上汽羅孚聯姻行將瓜熟蒂落之時,突然又冒出了“第三者”南汽。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汽、南汽與羅孚三方正在緊張的談判中,三方很可能會利用南汽的存量資產,將一部分產品放入南汽現有的廠房中生產,以減少投資、降低風險,南汽將在合資公司中占20%的股份。上汽是最大的股東,但占股將少于此前傳言的70%。據透露,在今年春節期間,南京市和上海市的有關部門曾就此事進行過交流,基本敲定了這個方案。三方合資后,羅孚45系列車型將在南汽生產,25系列車型將在上汽位于儀征的生產基地生產。
對這一消息的可靠性,上汽與南汽均沒有明確表態。然而一位接近上汽的人士稱目前正與南汽就羅孚項目探討合作的可能性,目前還沒有任何細節內容可供披露。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上汽與羅孚的合作中意外出現南汽的身影,可能有主管部門協調的作用。不管這種傳聞有多大程度的真實性,但從地域上講,既然中國汽車工業的重組不可避免,那么如果南汽與上汽因地緣上的因素而走到一起來,也是順理又成章的事情。
五月猜想
上汽羅孚聯姻何時瓜熟蒂落?作為英國僅存的一家汽車公司,羅孚汽車公司經營狀況日漸下滑,6000名工人的生計問題成為英國政府的心頭大患。有人相信,英國預期在5月進行大選,而羅孚公司6000余名工人的去向問題會影響到這些地區的選票,所以英國政府急于在5月大選前促成上汽與羅孚順利達成合作協議。據悉,2月21日抵京的英國財長布朗已為此事親自“說媒”,預計上汽與羅孚聯姻一事將很快撥云見日。
“談判沒有最后的時間表。”日前上汽一位負責人稱,并不一定能保證在英國5月的大選前談判成功。但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談判會考慮到滿足對方需求,會得出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如此看來,上汽羅孚極有可能在今年5月落地。據說,上汽內部將與羅孚合作項目定為“5.28項目”,也許這純粹是個巧合,但5月的確是個好兆頭。
作者:文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