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作家質疑:春晚《匯報詠嘆調》剽竊?
春節晚會剛走出觀眾視線,隨之而來的質疑卻還未退卻。每屆春節聯歡晚會一播完,就會有人站出來,聲稱某節目剽竊了自己的作品,引來爭論一片,2005年的春晚也沒有例外。昨日,一位名叫蘆芙葒的陜西作家對媒體聲稱,春
晚小品《匯報詠嘆調》剽竊自他1997年完成的小小說《匯報》。
陜西作家:小品剽竊我的作品
蘆芙葒對媒體聲稱,他在除夕夜看春節晚會的小品《匯報詠嘆調》時,越看越不對勁,覺得該小品的創意明顯抄自他曾經發表過的作品———小小說《匯報》。他介紹說,這件作品在1997年就寫成并在《雜文報》上發表,2003年,又收集在他結集出版的《一只鳥》一書中。在這本書的第56頁,《匯報》的小說中就講了“我為了去車站接未婚妻,而沒有替領導開會,于是信口開河向領導匯報,并蒙混過關的故事”。
而小品《匯報詠嘆調》由杭州余杭文化館范自強擔任編劇并導演、浙江電視臺選送,原稿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某企業總經理方利因業務繁忙,讓辦公室主任葉適參加當地黨委政府召開的“567工程”會議,而葉適為了到機場接未婚妻沒有參加那次會議。當方經理詢問會議內容時,葉適拿著空白的筆記本煞有介事地向總經理“一、二、三”地匯報起來。
蘆芙葒認為,小品《匯報詠嘆調》是對自己的小說多次改編創作的結果,從平面升華到了舞臺。他指出二者眾多的相似點:整個結構相似,小品只是在結尾加了“電話證實”情節;小說中是為接女友,小品原稿也是如此,最終在央視演出時,改成了聽音樂會;小品中將小說的“一、二、三”加上了具體內容。
小品作者:創作來自親身經歷
對此,該小品編導范自強出面澄清,自己的創作完全來自自己的親身經歷。負責向央視春晚劇組推薦的浙江電視臺陳主任告訴記者,“退一步說,如果有一定程度上的雷同也是很好解釋的,現在很多人的經歷是相似的,對生活的感悟也難免近似。”
春晚導演:這是利益在作祟
這樣的事情,中央電視臺的態度是什么?昨日下午,記者電話采訪了春晚副總導演陳維亞。他告訴記者,這是作品選送方應該解決的問題,因為春晚節目組不可能管到這些事。對于近年來春晚出現的多項所謂的“剽竊”案,陳導不以為然。他還認為,一個節目在春晚上播出,影響力很大,自然就惹得很多人眼紅,想方設法讓自己和這個節目靠上邊,本身的出發點就有一定的問題。
特約記者 韓紅林 時代商報記者 孟園園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