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少華
近日,豐田汽車公司正式對外宣布,現任副社長渡邊捷昭將升任社長,6月份的股東大會之后,豐田將正式宣布上述任命。據悉,渡邊素有“成本殺手”的稱號。幾乎與此同時,德國大眾宣布,公司將進行全球戰略調整,計劃縮減2005年和2006年的投資,其中對中國的投資額將減少22%。德國大眾汽車首席財務
官Hans-DieterPoetsch日前稱,大眾不改變今年削減31億歐元成本的目標。
新春伊始,各大汽車廠家就紛紛發布了一系列頗有沖擊力的消息,盡管手段各不一樣,但從根本上看,“節約成本、增強競爭力”的主題卻是相同的。2004年的車市跌宕起伏,使得廠家在制定2005年計劃的時候都顯得愈加謹慎和理智。香港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認為,“這些舉措不足以證明汽車廠商對市場失去信心,而是在競爭壓力下,他們變得小心謹慎起來,因為他們已沒有再發生任何失誤的資本了。”
據悉,即將升任社長的渡邊捷昭擅長成本控制,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曾戲稱,日產的卡洛斯·戈恩被外界稱為“成本殺手”,但如果他遇到渡邊,就會發現自己還遠遠不如后者。渡邊在過去的5年里為豐田節約了100億美元,保證了豐田近年來利潤額的持續上升。在最新公布的季報中,豐田2004年第四季度利潤額增長3.5%,達到了28.5億美元。目前,豐田的純利潤已經超過了“底特律三大”的總和,市場資本總額更是遠勝三者,在過去的25年中,豐田的產量足足翻了7倍。
基于豐田強勁的增長勢頭和此次的人事變動,有很多媒體評論稱,豐田正在對通用“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的地位發起挑戰。而在日本名古屋市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渡邊并未對此表示異議,他說:“我的任務是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同時,具體實施各種面向未來的措施。”豐田的計劃是:到2006年,將汽車年產量從2004年的750萬輛增加到850萬輛,將全球銷售總量提高近25%。
在豐田大舉擴張的時候,通用卻遭遇難題,最終以15.5億歐元的不菲代價與菲亞特汽車分手;而大眾也在一份報告中公布,因北美業務出現巨額虧損,以及歐洲和中國的價格戰加劇,最終導致大眾汽車2004年凈利潤為6.77億歐元,減少了31%。
有專家稱,由于美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觀念已發生重大轉變,輕便、節油、經濟性高的日韓車開始受追捧,因此,豐田等日韓車在北美市場上一步步蠶食鯨吞,通用的“老大”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出現這一現象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成本控制方面,日韓汽車企業比起通用、大眾等歐美企業有很大優勢,這在汽車激烈競爭時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當然,通用也不會坐以待斃,據介紹,僅在中國市場,今年通用就將有十幾款新車上市。也就在2月21日,上海通用汽車雪佛蘭品牌旗下的兩款新車在煙臺正式下線。這預示著,通用在全球的戰略有了很大的調整,三大品牌布局已基本完成,通用在用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戰略向世人昭示,通用依然是全球汽車業的“老大”。
渡邊捷昭接任豐田掌門,使跨國公司的成本戰正式拉開了序幕。不管怎樣,今年都將是各大汽車廠商爭奪市場份額非常關鍵的年份,無論鹿死誰手,都將影響著今后整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完善,因為市場是無情的,市場只有在無情的戰爭中才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