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14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一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中不幸身亡。“一石激起千層浪”,黎巴嫩各教派和各政黨領袖、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紛紛發表講話,對哈里里的不幸遇難表示悲痛,哈里里遇害何以引起如此強烈反應?
在聯合國安理會去年9月2日通過了敦促包括敘利亞軍
隊在內的所有外國軍隊撤出黎巴嫩的1559號決議后,黎巴嫩國內分成兩大派:親現政府派反對執行1559號決議,反政府派要求執行1559號決議。雙方都舉行過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大有勢不兩立之勢。哈里里當時雖然在野,但并不完全站在反政府派一邊,正如黎巴嫩內政部長弗朗吉亞所說,“哈里里不是黎反對派的一部分,他是站在中間位置的”。分析人士認為,哈里里在黎巴嫩政局的棋盤上起著重要作用,他以自己的這種獨特地位,緩解了黎巴嫩的國內矛盾。顯然,他的遇害對黎巴嫩錯綜復雜的政治局勢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黎巴嫩經濟也將因哈里里遇害受到影響。黎巴嫩一家新聞媒體說,哈里里以其在經濟和金融方面的才能和經驗使黎巴嫩恢復了在地區和國際上的地位,哈里里的離去使人們開始對黎巴嫩經濟擔憂。黎巴嫩有影響的《使者報》15日稱,由于哈里里去世,黎巴嫩的前途已經“處在風口上”,謀殺哈里里的罪惡目的是企圖“殺害”黎巴嫩。(新華社記者
潘立文)
編輯: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