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只要能找個工作按月發工資,單位簽不簽合同都一樣。”昨日,記者在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采訪時,來自河南的打工者周明向記者透露說。記者隨機調查了20名打工者,調查顯示有六成打工者沒有簽合同的意識,這為新一輪欠薪埋下了隱患。
打
工者:簽了合同不自由
昨日,不少剛下汽車的打工者一頭就扎進外來從業人員介紹中心找飯碗!澳銈冞@里要不要拉面工?”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河南的打工者周明正在一家攤位前應聘。“找工作知道要簽合同嗎?”記者問,周明實話實說:“知道簽合同的事,但我不想與用人單位簽合同。簽合同就不自由了,我想干幾個月就回家忙農活。”記者調查發現,有周明這樣想法的打工者不在少數,他們大部分是想干短工,多數是與用工方口頭協議來維持勞動關系,覺得簽合同反而受到約束。日照打工者小張認為,簽了合同還要扣保險,扣的錢短時間內拿不到手,心里感覺不踏實。
用人單位:能不簽就不簽
用人單位愿意與打工者簽合同嗎?記者昨日采訪了幾家中小型飯店的負責人,他們均表示沒有與打工者簽定勞動合同。李滄區一家飯店的老板韓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你的飯店有幾名服務員?都簽定勞動合同了嗎?
韓先生:有3名服務員,都沒有簽合同。記者:為什么不簽勞動合同?
韓先生:店里收入不多,簽合同就要給服務員投保險,這筆費用我負擔不起。
記者:不簽合同違反勞動法,不擔心別人舉報受到處罰嗎?
韓先生:擔心。但像我們這樣的中小飯店,與員工能不簽合同就不簽。
勞動部門:不簽合同追薪難
昨日,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勞動部門有關人士。據介紹,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也是雙方發生勞資關系的憑證。發生勞資糾紛,農民工向執法機關投訴時,如果不能提供正規明確的書面證據,會給追薪帶來困難。(記者王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