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律師首次主張房屋購買權,起訴一房地產開發商,要求享有“平等購房權”
據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為什么真正需要房的人從開發商那里買不到房,加個十萬、八萬的‘好處費’,到中介公司立馬就能買到?”上海滬北律師事務所范仲興等3位律師起訴一家房地產開發商,要求享有“平等購房權”,成為上海主張房屋購買權第
一案。
上海一些房地產業內人士和法律界人士表示,違規事件表明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著開發商與中介串通、合謀哄抬房價的現象。這種行為和股票市場上的“坐莊”如出一轍。因為股市操縱市場有罪,至于房市操縱價格該不該用刑,已成法律界熱點話題。
開發商拒絕售房,需房者訴其剝奪平等購買權
去年底,范仲興和兩位同事獲悉上海元和投資大廈將開盤,多次聯系開發商,并“不下三次到現場”留下資料。去年12月24日,范仲興等人第一次得到電話通知,在當晚20時之前,到售樓處領取購房邀請函,于次日下午憑函購房。25日下午,排隊序號為75的范仲興等人被告知,房屋全部售罄。
按照上海市商品房銷售規定,開發商在正式開盤前不得售賣,所有預銷售合同必須到“房地資源網”上備案。25日晚上8時,范仲興從網上查得,該樓盤已售出的房屋僅20套,尚余100套為“當前可售”。
“明明有這么多剩余,憑什么說售完了?”范仲興找到開發商理論,但買房要求再次遭拒絕。范仲興于是向法院申請了網上查封。
《上海市商品房銷售合同網上備案和登記辦法》規定:“凡在網上公布的可供銷售的商品房,購房人要求購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拒絕。”范仲興等人以開發商“延期通知、利用分時接待的方式,隱瞞出售的真實情況”,惡意剝奪了其平等購買權為由,起訴開發商。目前,上海市虹口區法院已受理這一未有先例的“房屋購買權案”。
需房者排隊購房無門,中介兜售亂加價
“房地產市場的貓膩、不公實在太過分。比如元和大廈的9樓在去年12月25日這天被人整層‘買’走,發票和訂購單上的付款方式均為‘本票’,而25日這天是星期六,上海的所有銀行在周末根本不開本票。這只能說明,房子要么在開盤前就被私下訂掉,要么在兩天以后才成交。”
令范仲興郁悶的是,真要房的人不能直接從開發商處買到房,中介公司卻在兜售:只要加錢,什么房都能買到。
另一位需房者張萌華在接受采訪時也痛訴自己的購房“黑市遭遇”。去年12月下旬,上海萬邦企業集團公司開發的萬邦都市花園開盤。“我提前三天就去排隊,三九嚴冬的,吃睡都在現場,就是想買套婚房。”張萌華說,等到開盤當天,卻被告知“已售完”。
當張萌華從房地產網上發現還有多套房源可售時,售樓人員又用“抵作工程款”為由拒售。與此同時,他們卻接到中介公司的電話:只要在合同款外,多付10萬元的“咨詢費”(不出具任何字據),萬邦都市花園房子都能買到。
開發商串通中介制造虛報信息哄抬價格
既已賣完,中介手里的房子從何而來?張萌華的抱怨最終被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查實。經查,萬邦公司為拉高房價,串通卓群房地產經紀公司等房地產中介,合謀制造虛報信息,讓中介公司做虛擬“買家”,在網上訂立高價虛假合同,以哄抬價格,造成真實購房人追漲。中介從中撈取“居間費”,開發商借此拉高房價。
一旦目的達成,7日內開發商再以換房方式撤改原虛假合同。
上海房地資源網顯示,許多樓盤合同撤銷率之高讓人吃驚:某樓盤499套房子成交了1707次,合同撤銷1238次;86套房子成交了349次,合同撤銷310次……越是高價樓盤合同撤銷率相對越高。
操縱房價慣用“三部曲”
●開盤前一周
開發商讓中介陸續雇傭人排隊,制造緊張氣氛。
●開盤時
開發商讓部分房源被中介或內部員工等虛擬“客戶”以高于申報價格的高價簽訂合同;中介以此價格為“標桿”,開始到排隊的真實購買者中兜售,哄抬價格;這時,真正的買房者中開始有人憋不住“上鉤”,以高價或加價從中介手里買進,購房者中隨即產生“羊群效應”,引起大批搶購;開發商開始大量出貨,中介手中的房子也乘機出手。
●大部分房售完時
開發商再以各種理由,撤銷當初“演戲”時所訂的高價合同,收盤謝幕。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