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二日電 (記者
周兆軍)目前,中國的大學生在畢業時大體面臨三種選擇:就業、繼續上學或不就業。北京師范大學“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的最新調查發現,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畢業生,一般比較偏好去機制相對靈活的企業單位求發展,而家庭狀況較差的學生更愿意選擇去相對穩定的黨政機關單位就業。
對于家庭狀況所代表的社會資本,有百分之二十六以上的學生認為它是獲取就業信息的重要途徑,另有百分之十二點三的學生認為社會資本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認為社會資本是自身競爭優勢的學生占百分之十九以上,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社會資本是自己求職的不利因素。
為了了解大學畢業生的擇業取向,研究課題組在問卷中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是否愿意到農村工作?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區工作?最想去什么樣的地區工作?最想去什么樣的單位工作?
調查發現,四成畢業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而最愿意到沿海地區工作的畢業生比例為百分之四十五。近三成的學生擇業首選單位是外企,其次是黨政機關和高新技術企業。
二00五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三百三十八萬人,比上一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以上,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課題組認為,體制問題仍是大學生就業的障礙,應該為畢業生創造更加寬松的就業環境,減少勞動力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同時還應降低創業門檻,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緩解就業壓力。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