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停歇地學習易患學習疲勞癥
新華社貴陽1月30日專電(記者周芙蓉)在機關工作的張女士的兒子文文今年上小學五年級了,還沒放假她就給兒子制訂了假期學習計劃:上午英語班學習,下午練琴,晚上做作業。本以為放假可以輕松一下的文文看著媽媽的作
息表愁眉苦臉地對記者說:"平時功課緊,沒有時間玩,為了迎接期末考試,又是加班加點的復習,現在放假了,卻更沒了自己的時間。"
面對兒子的不滿,張女士也有說不出的苦衷:"我也知道孩子苦、累,但又有什么辦法呢?社會上競爭這么激烈,不讓他打牢基礎知識,多學一兩項特長,今后怎么立足呀。"是的,面對殘酷的就業競爭,父母們似乎也只能這樣做了。
然而,有關專家指出,讓孩子這樣馬不停蹄地陷入學習各種知識的"陷阱"中,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患上學習疲勞癥,最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副教授何克指出,學習疲勞癥是指一個人長時間連續學習之后,學習效率下降的一種生理與心理異常的狀態,它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學生中學習疲勞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患上學習疲勞癥的學生,大多表現為大腦反應遲鈍,頭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維滯緩,情緒沮喪或煩躁,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學習疲勞有暫時性學習疲勞和慢性學習疲勞兩種。暫時性學習疲勞通過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學習疲勞消除需要花較大力氣,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任其發展對孩子十分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