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訊 1月31日上午,省公安廳在濱州市舉行山東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首發儀式,首批20名公民率先領到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隨后,我省將陸續在其他市、縣啟動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力爭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的換發證工作。
據介紹,與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相比,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融入了IC卡
技術,防偽性能進一步提高,辦證時間縮短,存儲信息增多,有效期也重新確定,發證范圍進一步擴大。
據悉,目前我省6000多萬人需要更換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因此這項工作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
據介紹,相關法律規定,在尚未開展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地方,或公民本人尚未申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其所持有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的仍可以繼續使用。(記者 張慶村 報道)
第二代身份證全接觸
備受關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終于揭開神秘面紗!1月31日,省公安廳在濱州市舉行山東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以下簡稱“二代證”)首發儀式,隨后將陸續在其他市、縣啟動換發“二代證”,力爭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我省的換發證工作。
記者看到,“二代證”的形狀跟銀行卡相似,證件正面印有國徽、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的簽發機關、有效期及彩色花紋;背面印有持證人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和本人彩色相片等資料。據介紹,與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相比,“二代證”融入了IC卡技術,防偽性能進一步提高,辦證時間縮短,存儲信息增多,有效期也重新確定,發證范圍進一步擴大。
■ 為什么要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為確保全國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工作順利實施,經國務院同意,公安部決定從2004年起,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換發“二代證”。
省公安廳戶政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使用多年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科技含量較低,制證工藝比較繁瑣,制發周期長,制作質量和防偽性能較差,極易被偽造、變造;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傳統的視讀證件,一般只能憑直覺驗證,難以判別證件的真偽和進行人、證同一性認定,既不利于證件管理,也不利于各項社會管理,嚴重制約了居民身份證這一法定證件的社會應用。因此,經過多年的調研和技術論證,公安部組織研制開發了“二代證”,并經國務院批準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通過,決定在全國換發“二代證”。
■ “二代證”啥模樣
"二代證"證件正面印有國徽、證件名稱、長城圖案、證件的簽發機關、有效期及彩色花紋。背景圖案為寫意的長城。與第一代身份證不同的是,持證人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和本人彩色相片等資料及持證人相關信息都印制在背面。
據介紹,“二代證”采用環保材料,經層壓熱合成一體,堅固、耐用、環保。和第一代視讀證件比起來,“二代證”增加了非接觸式IC芯片,持證人的照片圖像和身份項目內容等信息數字化后加密存入芯片。這些信息可以經過終端讀卡器判讀,增強了證件的防偽性能,且可實現聯網查詢和身份識別。
“二代證”采用漢字與少數民族文字。根據少數民族文字書寫特點,采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證件有兩種排版格式。一種是同時使用漢字和蒙文的證件,蒙文在前,漢字在后;另一種是同時使用漢字和其他少數民族文字(如藏、壯、維、朝鮮文等)的排版格式,少數民族文字在上,漢字在下。
■ 登記內容有哪些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共有九項: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限和簽發機關。
■ 新證有哪些變化
據了解,與公民現在手中的居民身份證相比,“二代證”有六大變化:融入IC卡技術、防偽性能提高、辦證時間縮短、存儲信息增多、有效期重確定、發證范圍擴大。
“二代證”與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多了一塊“芯”,由于“二代證”的芯片預留了大量存儲空間,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公安機關在寫入公民的基本身份信息之外,還可以錄入更多的資料,比如駕駛證、工作證甚至銀行信用記錄等。
“二代證”證件信息的采集和傳輸采用數碼照相和計算機技術,隨著換發“二代證”工作的逐漸展開,各項工作有序之后,就可以大大縮短制證周期。
“二代證”采用了數字防偽和印刷防偽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偽造證件或篡改證件信息內容。
根據《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居民將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居民將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同時,“二代證”的發放范圍還適當擴大!毒用裆矸葑C法》規定,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
■ 如何申領新證
由于辦證數量多,質量要求高,時間安排緊,為了方便群眾,各地公安機關將從本地實際出發,對換發“二代證”的時間和步驟做具體安排。
接到換證通知后,公民本人應按照規定的時限到指定的地點辦理申領、換領或領手續。長期外出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辦證有困難的,可采取由本人或親友與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提前預約的方式,聯系確定辦證的具體時間。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簿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進行現場采集相片,也可以自己攜帶兩張符合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制作要求的本人標準彩色照片。
■ 多長時間辦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 何種情況應換、補證
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應當申請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 換證要多少錢
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批準,公安機關對申領、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20元,對丟失補領或損壞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40元。辦理臨時居民身份證的收費標準為每證10元。公安機關收取的居民身份證工本費,全額上繳國庫。
對城市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農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免收工本費。對其他生活確有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減收工本費。免收和減收工本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 “一代證”何時廢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即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在依照本法換領居民身份證前,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也就是說,在尚未開展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地方,或公民本人尚未申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其所持有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仍在有效期內的可以繼續使用。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廢止時間將另行規定。(記者 張慶村 通訊員 滕世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