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天,金雞報春。本周末,島城年貨消費從熱身逐漸進入沖刺狀態,記者從各商場了解到,進入臘月后的三個周末,年貨銷售額翻番再翻番,昨天又掀起一個消費高潮。
黃島人過海逛臺東
昨天正逢周末,臺東步行街街面上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商場
內扶梯滿滿當當,寸步難行。在臺東利群,有的顧客試鞋卻沒有空椅子,也顧不得形象了,一手扶著服務員一手歪歪扭扭地蹬上新鞋;在服裝區,來來往往的行人讓試外套的顧客伸不開手。
隨著涌動的人流,記者被擠到停車場,許多平時少見的五市三區車牌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就在這時,一對夫妻朝著一輛牌號為“魯BR-”的車前走去,經詢問得知,他們是專程從黃島驅車來臺東買年貨的。這位妻子告訴記者,“黃島這幾年也開了好幾個大商場,但商品檔次、花色與臺東及市區東部還是有差距的。現在許多黃島人都有了私家車,坐輪渡過海40分鐘就到對岸。年前過海來臺東轉轉,買幾件新衣服,也算是做個短途旅游了。”
李村處處趕年集
每到過年,許多老人們都會念叨起熱熱鬧鬧的李村大集,那大紅的窗花、對聯、燈籠,新鮮的蔬菜水果海鮮,還有卡花模具、蓋墊等老玩意兒,都讓曾經趕過集的人惦記著。
“現在已經不跟過去一樣了,吃的穿的用的都在大集上買,年前趕集就去買幅對聯,再買點新鮮蔬菜,買衣服等其他年貨都去李村的大商場了!”家住東李村的張大媽告訴記者,今年女婿開車把她送到李村商業區,女兒陪她在商場里好好轉了轉,買了一身新衣服。
記者昨日在李村看到,年前李村河底的集市天天出攤,割肉、買菜、挑海鮮的顧客絡繹不絕。相隔幾百米的李村商業步行街上,維客、利客來、北方國貿三大商場各個客流量爆棚。記者在三大商場的超市看到,各家都設有室內年貨大集或年貨區,與李村河底大集遙相呼應,給人留下了“李村處處趕年集”的熱鬧印象。
有車族爭當批發戶
批發市場一貫是半夜上班、中午下班,而記者昨日在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市果品批發市場看到,已經是下午一點多,還能遇到“批發戶”大宗采購。原來,他們是自駕車到批發市場的“團購族”。
在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食品區記者看到,瓜子、杏仁、開心果在燈光的映照下格外好看,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每人幾乎都要稱上十斤八斤。一位中年婦女告訴記者,這些干果是要跟四家親戚一起分的,這樣在批發市場“團購”,買一種干果就能省好幾塊錢。
在市果品批發市場,香蕉、西瓜、桔子、草莓備受“爭寵”。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年前來市場采購的零散客戶特別多,有很多是家庭開車過來買水果的。在這里買水果一是質量新鮮能保證,二是一公斤能便宜五六毛的價格確實誘人。為了接待這樣的顧客,市場上的經銷商幾乎都把營業時間延長到了下午三四點。記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