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出版的《紅鯡魚》雜志預測了2005年十大科技趨勢: 1、芯片設計不再僅著眼于加快運作。芯片設計師已不能無休止地把電晶體縮小,因為芯片過熱沒法冷卻,只有另覓他法來加強處理器效能。英特爾2004年已決定不再用芯片速度為產品定名,AMD公司則決定推出雙核處理器。
2、距離的死亡。網絡電話將完全改寫通信技術和費用,長途電話已不重要。
3、身份和登入管理。隨著電腦使用普及和網絡化,每人擁有用戶身份和終端越來越多,企業為保證軟件和授權合法應用,統一身份管理成為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環。
4、核糖核酸介入技術。生物學家發現破壞傳遞消息的核糖核酸分子。并進一步發現如何對哺乳動物的細胞工程,設計對付如肌肉退化、成年失明、糖尿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新藥。不少藥廠的新藥開發工作正緊張進行,臨床實驗指日可待。
5、微能源電池來臨。電子產品使用的微能源電池的研究差不多快出成果。這些電池使用像甲醇這樣的燃料,比傳統電池重量輕、體積小,但壽命長10倍以上。
6、電腦搜索。隨著個人電腦的儲存量越來越大,桌面搜索應用已成為新的必爭之地。未來,要找出有點印象、但不知在哪里的檔案或電子郵件應該容易得多。
7、個人醫學用品。美國1/4的人口在40至60歲之間,對保健產品需求高。除了借手術植入的儀器之外,他們還需要無需手術的產品,如利用無線電波增加皮下膠原質,達到與拉面皮和抽脂相似效果的產品。
8、網絡服務成為事實。企業間傳遞信息、分享應用使傳統電腦應用設計和運作完全改變,電腦應用不再是以程序為中心,而是以資料為中心。
9、美國3G落后。美國在無線數據服務領域已經比日本和韓國落后幾年。有研究顯示,2009年,日本和韓國將有90%的移動電話使用3G服務,而美國的使用比例只有14.4%。
10、數字家庭產品。2008年,全球l/3家庭預期都有互聯網接入,屆時用戶接收和享受內容(包括電視、電影、音樂、游戲)的方法將大不相同。《紅鯡魚》認為,電腦商和消費電子產品商將進行競爭,而最終勝利的是采用互聯網平臺、開放標準、用戶兼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