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李京華、牛愛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在27日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時表示,北京要確保新建和改擴建場館在2007年年底基本竣工,滿足舉行測試賽和舉辦奧運會、殘奧會的要求,保證兩個運動會同樣有特色、高水平。
“百年奧運,中華圓夢,舉辦2008年奧運會是中華民族的百年企盼,”劉淇說,“奧運場館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工期已經十分緊張。奧運場館及配套設施的建設,要按照節儉辦奧運的方針,積極推進奧運場館及設施建設,并統籌考慮建設、管理和賽后利用,加強對資金使用和工程建設的監督。無論是正式場館還是臨建場館都要在確保安全、質量、功能、工期、成本相統一的前提下,加快工作節奏。”
劉淇說,為奧運會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2007年之前首都城鄉環境要有一個大的改觀。為此,要加大對“城中村”的改造,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消除安全隱患,加強道路、綠地、生活設施的建設。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在交通部的支持下,在三年內,按照安全、舒適、美觀、和諧、耐久的要求,加快郊區公路建設和整治,實現村村通油路,讓農民走上舒心路,讓市民休閑有好去處。要加大對奧運場館周邊地區、重大政治活動場所、重要景觀、重要道路周邊的整治力度。同時,要按照綠色奧運的要求,努力搞好城市景觀的綠化美化凈化工作。
“要采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熱情,圍繞著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劉淇說,“用三年多的時間,在生活、社會、賽場、校園和涉外活動等方面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
劉淇指出,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要進社區、進工地、進農村、進校園、進家庭,做到全面覆蓋、全民參與。社區作為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要圍繞開展文明禮儀活動,積極組織開展社區教育,宣傳倡導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并通過開展社區服務,搞好社區環境,構筑和諧社區,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文明素質,為籌辦奧運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郊區農村要把開展文明禮儀活動同組織和動員廣大群眾推動郊區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搞好村鎮建設,改善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文明習慣,維護好農村穩定,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008年奧運會。
文明禮儀活動要進校園。要結合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組織大、中、小學生開展各種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培養文明禮儀習慣。要在各施工工地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活動。提倡相互禮讓、講究衛生、遵守秩序,樹立文明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