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一個低年級小學生,作業竟要做到深更半夜,勤奮自然是應該的,但這是不是有點過了頭?”在昨天的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醫學院教授劉豐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據了解,市政協委員昨天共有3個提案涉及中小學生“減負”,中小學生課
業負擔過重已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委員觀點 劉豐春委員: 多數學生的課業負擔之所以會加重,任課老師課堂效率低下是重要原因,無奈就讓孩子課后埋頭苦學、自行領會。甚至有老師讓孩子們回家后將某條公式、某篇課文抄寫數遍乃至數十遍,這種笨法子不僅達不到加深印象的作用,反而會讓學生對學科產生厭惡情緒,反作用很大。另據調查,個別老師之所以不在課堂上好好講,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周末或晚上交錢上自己辦的補習班。李偉海委員: 調查發現,如今不少低年級小學生的書包重量都超過了5公斤;晚上,小小年紀的他們一吃完飯就開始拼命寫作業,經常到深夜也很難將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我們的教育機構是要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人,而現在的教育方式似乎已不再重視培養孩子們健康的體魄和對勞動的熱愛,學習好就可以“一美遮百丑”。 委員建議 劉豐春委員: 教育主管部門應不定期對學校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和考核,并進行嚴肅的師德教育。李偉海委員: 中小學學生作業適當減少,學校增加體育、音樂、美術及勞動課程,不要搞過多的知識競賽,給孩子們多一些自由空間。本版撰稿張貝蘆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