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通過國務院新聞辦向大眾發布我國200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李德水表示,2004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統一思想,扎實工作,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
到抑制,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6515億元,比上年增長9.5%,沒有出現大的起落。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744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2387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43384億元,增長8.3%。
(一)農業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469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388億公斤,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糧食單產308公斤/畝,比上年增長6.6%.糧食單產和當年糧食增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棉花產量632萬噸,比上年增長30%;油料3057萬噸,增長8.8%;糖料9528萬噸,下降1.2%.肉類總產量7260萬噸,增長4.7%;水產品產量4855萬噸,增長3.2%.
(二)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全年工業增加值6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6.7%,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4.2%;重工業增長18.2%,輕工業增長14.7%.分主要產品看,原煤、發電量分別增長15.0%和14.9%,生鐵、粗鋼和鋼材分別增長24.1%、23.2%和23.5%,微型電子計算機、移動電話機、空調器等增長29.1%-42.6%,汽車產量520萬輛,增長1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1%.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1342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38.1%.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0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呈逐步平穩回落態勢,一季度增長43%,上半年增長28.6%,1-3季度增長27.7%.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8620億元,增長27.6%;農村增長17.4%.投資結構有所改善。第一產業投資由上年下降19.6%轉為增長20.3%;第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8.3%和21.6%,分別回落8個和0.5個百分點。部分增長過快行業的投資增速明顯回落。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投資增速回落38.5個百分點,黑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65.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43.5個百分點。農業、能源等行業投資力度加大。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6.1%,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增長32.9%和29.3%。
(四)市場物價漲幅有所提高。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上年漲價滯后因素的影響。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8%.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漲9.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6.4%,肉禽及其制品上漲17.6%,蛋上漲20.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6%,房屋銷售價格上漲9.7%。
(五)消費市場穩中趨活。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增長12.5%;餐飲業零售額增長21.6%.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4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7%,汽車類增長23.4%,石油及其制品類增長45.9%。
(六)外經外貿快速發展。全年進出口總額115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7%.其中,出口5934億美元,增長35.4%;進口5614億美元,增長36.0%.全年貿易順差320億美元,比上年擴大65億美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6億美元,增長13.3%.年末國家外匯儲備609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億美元。
(七)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6元,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11955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929億元。
(八)城鎮就業有所改善。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04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80萬人,比預期目標多8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李德水稱,上述事實說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是及時、正確和有效的。避免了局部性問題轉變為全局性問題,避免了嚴重通貨膨脹和經濟大起大落等情況的發生,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展望2005年,經濟發展的整體環境仍然較好,只要認真貫徹中央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指導思想,落實好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建設和諧社會,國民經濟發展可望繼續保持速度平穩較快、物價溫和上漲的好勢頭。
【分析】
中國經濟是否已經軟著陸?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如果GDP增幅低于7%,就算硬著陸
物價走勢如何?
全國人大財經委調研室副主任許健:2005年的物價影響主要還是取決于投資率增長情況,2004年投資率過高也有一定的滯后影響。
我們預計,全年物價的漲幅會在4%。而且今年的物價不像去年,它會是全面的上漲。
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2005年中國經濟第一個看點是人民幣,由于海內外熱錢涌動,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非常低調,但是低調不代表不做事情。2005年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人民幣到底怎么走。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