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開會議,研究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送審稿)》。會
議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積極推進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會議指出,1989年下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對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這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于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通過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鞏固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更好地體現和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進一步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會議強調,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必須把發展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根本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鞏固同黨外人士的聯盟;必須深入研究多黨合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總結實踐中的新經驗新做法,在堅持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堅持和完善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絕不照抄、照搬別國政治制度的模式。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送審稿)》,在起草過程中廣泛征求了各有關方面和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代表人士的意見。會議決定,將此稿進一步征求各民主黨派中央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后下發。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