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關于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的消息讓我非常失望:2003年全國教育經費投入6208億元,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之所以失望,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投入離《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的奮斗目標相差甚遠。早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指2000年前—引者注)要達到4%。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沒有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4%這個目標。當然,即使實現了4%這個目標,教育經費投入在世界各國教育經費占GNP比例的排名中也是落后的。我手頭有一組往年的數據,雖然不能說明現在的情況,但也很能說明問題:1991年,世界公共教育經費投入平均占GNP的比重為5.1%,其中發達國家為5.3%,發展中國家為4.1%,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為4.6%,印度為3.5%;最不發達國家為3.3%。中國教育經費投入占GNP的比重為2.3%。(《2000年中國教育綠皮書》)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的教育經費增長如此緩慢呢?是不為,還是不能呢?
2002年,我國的GDP達2002年,中國GDP總值為102398億元;2003年,我國的GDP已經達到2003年中國GDP總值為121103.8億元,并且每年還在以近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加。如果說我們沒有經濟實力發展教育,誰信?但是,有錢還得看怎么花錢,還得看把錢用到什么地方。我這里還有另外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國家審計署審計數字表明,2002年1月到11月,全國共查出違法違規問題金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決策失誤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嚴重,僅由于違規擔保、投資和借款等,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就達72.3億元。
我國每年公車消費已經達到6000億元的規模。在很多地方,一些領導干部一人一部小車,有事沒事都是車來車去的。哪一個地方黨委政府的辦公大院內,不是滿滿當當地停滿了公車呢?與此成為鮮明對比的是,韓國整個漢城市只有四部公車。
據說,我國每年公款吃喝的費用已經達到1000億元。
此外,以購買辦公用品、舉辦專項活動、房舍維修、環境美化等等五花八門的名義,掩蓋的吃喝玩樂行賄等費用是多少呢?
全國每年公款旅游花費是多少呢?大手大腳浪費多少呢?無關緊要的會議,一年花掉多少呢?腐敗現象造成的損失,又是多少呢?
這些都是難以算清的糊涂帳。恐怕沒有多少人做過這樣的統計,也無法精確統計。但是,他們花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我相信,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十七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方面肯定有自己的困難。但是,我同樣相信,這些困難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如果我們能夠像小平同志生前說的“寧肯在別的方面忍耐一點,降低一點速度,也要把教育發展好”,那么教育經費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比例,還會下降么?(丁仁能)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