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行業,英特爾是霸氣的代名詞,幾乎所有公司都在追隨它設定的“摩爾定律”。但整個2004年,年輕的對手AMD雄心勃勃地強力搶攻,使這個“神話”陷入危機。昨天,這家半導體商宣布了準備已久的戰略大調整計劃。
撤銷虧損的通信部門 新設五大業務集團
昨天,英特爾總部宣布對公司結
構進行重組,新增移動電子、數字企業和數字家庭部門,尤為引人注意的是,英特爾借重組撤銷了持續虧損的通信部門。
此前,英特爾主要由兩大部門組成,分別是架構部門(主要經營計算機微處理器以及支撐芯片業務)和通信部門(主要經營閃存、手機芯片以及網絡產品等)。
去年,英特爾通信部門持續虧損達7.91億美元。該部門原有的產品線——手機和網絡設備,將通過其他五個新部門分銷。
其中,英特爾的閃存和手機芯片業務將并入移動事業部,該部門的主體業務還包括英特爾的旗艦產品迅馳平臺;網絡產品劃歸數字企業部門;數字家庭部門將主要為消費電子和家庭娛樂開發產品;還有一個新的數字醫療保健部門;渠道產品部門則整合英特爾現有的開發、銷售部門,拓展英特爾全球市場。盡管撤銷了專門的通信部門,但記者注意到,通信依然是英特爾的主攻方向。
第一個本土總裁月底離任 中國區面臨大調整
伴隨業務部門重組,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的高管團隊也大“換血”,其中亞太區變動尤為引人關注——英特爾公司副總裁、亞太區總裁陳俊圣將于本月底離任,這是英特爾內部職位最高的華人,也是第一位來自本土的亞太區總裁,在英特爾工作超過十年。英特爾對此的解釋是“個人家庭健康”原因,并已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陳俊圣的接替者——現年41歲的查德萊斯科。
不過,業界普遍認為,影響跨國公司高管變更的最直接因素通常是業績。貝瑞特在去年歲末最后一次以英特爾CEO身份訪華時向員工發出“不能高枕無憂”的警告。
2004年,英特爾發布了諸多新品研發計劃,厚厚的產品演進規劃圖令人目眩。然而不是被延期就是被取消,在電腦芯片業的輝煌沒有出現在其揮戈相向的通信業。
相反,對手AMD卻在2004年抓住機會迅速成長,像64位處理器計劃就把英特爾拋在后面,甚至打動了英特爾原先的鐵桿兒合作者們——惠普、戴爾以及聯想。
2005年,英特爾面臨著巨大銷售壓力,而亞太區為其“主戰場”。諾盛的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為殺入電信領域已調動了全球資源。
不過,作為英特爾(中國)對此還沒有做出反應。“就中國區重組問題暫時沒有可供發布的消息。”英特爾(中國)新聞發言人說。有傳言稱,去年圣誕前,英特爾(中國)總經理楊旭身邊空降了一個香港人,這被視為“雙老大”跡象。業界猜測這是英特爾(中國)面臨新一輪人事調整的征候。(記者
焦立)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