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學澤 報道
本報濟南訊
記者日前從山東普利房地產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在濟南經十東路附近開發的新樓盤林景山莊,規劃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還沒正式開盤,從去年10月底開始動工到現在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已有2/3的房子被預訂。
林景山莊的情況帶有普遍性。據了解,如今在我省
濟南、青島等大城市,市場上一有新樓盤面世,不用做廣告,消費者便紛紛跟進。在青島創業的泉景數碼公司經理李衛山,常年為新開樓盤做動畫設計,很了解房市變化,他告訴記者:現在青島一出現總價五六十萬的相對“便宜房”,很多人都“搶購”,有很多人則拿著錢買不到房。
房地產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現象的背后是土地供應量不足。受國家嚴格的土地政策影響,從2002年開始我省很多城市就凍結了所有開發用地的轉讓審批手續,其中對大城市的影響格外強烈,濟南去年一年僅拍賣了9宗土地。雖然去年8月31日之后,土地解凍,對土地統一實行掛牌拍賣制度,但將近兩年的土地緊縮政策形成的慣性力量還沒有消除。
由于土地供應有限,新盤屈指可數,房價仍在繼續攀高。濟南東部的三箭·平安苑,去年一年每平方米價格上升了1000多元。按說,樓市價格持續走高,而消費水平又有限,住宅銷售勢頭應減緩,但消費者卻以團購方式降低了房價。在搜房網站上,經常有許多素不相識的消費者打出團購廣告,以集體購買的誘惑力和開發商談資論價。最有力的是單位組織的團購,一些效益較好的單位,為解決單位職工的住房問題,以單位的名義和開發商談判。像濟南東部的林景山莊、新東方花園、黃金時代等樓盤,基本都是被一些單位團購而去。新東方花園現在市場均價是3580元/平方米,而一單位通過內部補貼,價格降到2370元/平方米,大大減輕了購房者的壓力。
但團購畢竟只解決了市場一小部分消費者的住房問題,廣大的消費者仍在喊渴。尤其是因為樓盤偏少,房價偏高,已經影響了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為解決土地供應量不足的問題,我省幾個大城市已考慮在2005年加大土地掛牌拍賣力度。但國家國土資源部強調在2005年對全國土地的管理將“繼續實行從嚴從緊的建設用地供應政策”,所以土地供應量能“加大”到多大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管理處處長劉祥元說:解決用地緊張問題不能單靠“擴面”,而應先在節約土地上下工夫。他表示,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同時,我們的土地利用又存在嚴重的“浪費低效”現象,如包括濟南、青島這樣的大城市,甚至在一些繁華地段,還存在一些低矮的棚戶區、城中村,多層建筑偏多而高層建筑少,如果這一塊能充分“挖潛”,土地問題并沒那么嚴重。比如濟南八里洼“城中”改造項目——偉東新都建成后,將解決比過去多好多倍的居民居住問題,所以當務之急是走“節約高效”開發土地的路子。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