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汽車訊 2004年,對于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來說,是一個連創紀錄一年。當年產銷重型汽車45258輛,同比增長115.4%,產銷斯太爾發動機15.5萬臺,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實現出口創匯5041萬美元。增長幅度是全國重型汽車行業平均增幅的4倍,居全國重卡行業首位;單月產銷量連續突破4000輛,去年9月份更是突破
5000輛。一個月的產量超過重組前一年的產銷量。
當2003年中國重汽實現三年發展第一步目標時,年產銷量僅為2.2萬多輛。2004年年初公司制定的目標是3.5萬輛。誰也不會想到一年過后會這一連串紀錄的誕生。
這一切都得益于中國重汽一年來緊緊圍繞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力推進和實施技術領先戰略、區域化戰略、低成本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實現了重大突破,形成了明顯的優勢。
一是堅持一切面向市場,一切為了用戶,不斷加大營銷結構調整力度,完善售后服務,實現了市場開發的突破,形成了營銷網絡優勢。目前重汽4S店已達50家,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并與國內近30改裝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了產權關系,為拓展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跟蹤和吸收國際重卡先進技術,開發出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新一代HOWO重卡,實現了技術創新的突破,形成了明顯的產品優勢。
三是建設了多條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生產線,實現了技術改造的突破,形成了制造裝備和工藝手段的優勢。與三年相比,凈資產增長了3倍,等于再造了一個新重汽,
四是沃爾沃整車項目正式投產,沃爾沃發動機項目正在推進,實現了合資合作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國際化戰略的優勢。
五是中國重汽所屬的卡車股份和濰柴動力成功上市,順利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了改革改制的重大突破,形成了機制優勢。
六是從生產制造系統的智能化控制到營銷系統的“一線通”計算機管理,實現了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形成了管理優勢。今年實施“信息一線通”管理以來,單車應收款僅為66元,比2003年下降了96%。
堅持不懈地改革創新,增強了企業抗風險的能力,中國重汽開始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今年以來,治理超載超限、軸荷法規頒布、發動機排放限定等一系列強制性法規頻頻出臺。面對極其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國重汽最大限度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變被動應付為搶抓發展的機遇。針對市場新形勢,重汽集團不斷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堅持訂單生產,加大了多軸車、水泥攪拌車、大馬力牽引車等熱銷品種的生產,其中6×4、8×4等多軸車的銷量較去年翻了一番多,成為引領公路運輸的主導車型,從而保持了產銷同步增長,實現了企業穩步發展。
邁上新的臺階,中國重汽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2005年確保產銷重型汽車6萬輛,力爭7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