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 山西一些假記者打著某領導或媒體負責人的旗號從事非法新聞采訪活動,或斂財或泄私怨,有時連派出所和基層干部也不敢對他們動真格假記者:拉大旗做虎皮
2004年12月10日,5名自稱為“國務院內參”的記者,在山西省蒲縣某煤礦不期而至,隨后以“內參調研”的名義
索要3萬元現金。當晚19時許,接到舉報的執法人員將他們抓獲,并查獲用于作案的筆記本電腦、微型攝像機、照相機、桑塔納轎車以及假印章、假證件等物品。 2004年春節過后,山西省冒出十幾家非法期刊社,而且私自設立所謂的工作站、記者站,招聘“記者”,從事非法新聞采訪活動。針對這種情況,山西省先后出動檢查人員近5000人次,進行專項整治,以維護正常的新聞秩序和社會秩序。
據臨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段協平介紹,“一些假記者的裝備齊全精良,特別是高級照相機、攝像機已成為他們的必備工具。他們扛著攝像機到處攝像、拍照,目的就是拉起架勢索要錢財。”
據了解,目前假記者已不滿足于“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小打小鬧,而是有意識地利用一些非法期刊進行規模化斂財,呈現一種系統化、組織化的傾向。
2004年以來,山西省連續查處了9個設在太原市的非法期刊社、記者站和設在其他城市的13個所謂分社、分站,他們所出的刊物均無國內統一刊號,利用境外注冊刊號在境內非法出版,或者假冒國內合法報刊,招聘“記者”賣假記者證。
山西省“掃黃辦”副主任馬愛民說,這些非法期刊社和記者站,一是拉大旗做虎皮,二是假事真做、裝模作樣。很多非法出版物往往冠名“中國”,如《中國經濟論壇》《創業中國》等,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另外,這些非法期刊裝幀“考究”,不時登有各級領導人的照片。這些非法期刊多為“贈閱”,“在我們查處案件中,除《法制新聞》(B刊)有部
分銷售外,很多都是‘贈閱’,以便受到查處時,以沒有經營收入為借口逃避打擊。”馬愛民說。
“一些非法期刊所刊載文章,多以揭
露社會問題為主,往往危言聳聽。而且假記者成分雜亂,有的是為了斂財,有的則是借非法出版物寫文章泄一己私怨。”山西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副處長王志文說。
山西省某縣委宣傳部一名干部說:“前些年,我們派出所拘留過幾個假記者。但這幾年派出所說啥也不敢動真格了,因為這些假記者背后有各種各樣的關系網。他們打著某領導或媒體負責人的旗號,我們打電話核實,這些領導就說是自己的小兄弟,多關照。這樣的假記者我們基層干部哪里敢得罪?”
據了解,假記者和非法期刊總是首先欺騙各級黨政領導,以達到欺騙更多群眾的目的。《警視專刊》在山西非法出版時,在給領導和知名人士充當其編委的邀請信中,稱其出一本“專輯”,哄騙不少人簽了“同意”字樣,但轉眼就把這些名字印到所謂刊物編委會的名單里了。新華社記者李亞杰尹天璽(據新華社太原1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