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2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布的資料表明,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從性行為傳染),吸煙或吸二手煙,多個性伴侶,較早開始有性行為,少吃蔬果,年齡漸長等。
有關專家指出,子宮頸癌可以預防,包括注意安全性行為,使用
避孕套,單一性伴侶和均衡飲食。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高級醫生唐雅穎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子宮頸細胞在子宮頸癌形成之前,會先有異常的變化,如及早發現并得以適當的治療便可以預防。因此,年齡25歲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不論單身或已婚,都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
香港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在其他常見癌癥中高居第五位,死亡率則位于第八,在2001年就有438個新增個案,有128人死于此病。據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的統計,子宮頸癌在每10萬名女性中的發病率為10.1人,占女性癌病新癥總數的4.6%,在每10萬女性標準人口死亡率為2.8%,占女性死于癌癥人數的3%,死亡時的年齡中位數是66歲。
特約編輯:LUCKY
[天天健康]
[保健養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