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21日電歐洲7國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稱,他們經過長期反復的實驗證明,手機電磁輻射會破壞實驗室中人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 多年來,人們對手機電磁輻射是否會導致腫瘤或阿爾茨海默氏癥爭論不休。但是,由于研究證據的缺乏及相互對
立,科學家至今也未得出肯定的結論。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21日報道,歐洲12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長達4年的研究。當人體細胞受到輻射強度在每公斤0.3到2瓦特之間的電磁波干擾時,單個DNA片斷就會斷裂。輻射越強,接觸輻射時間越長,人體細胞DNA的損傷程度就越大。研究人員指出,這種DNA損害可能會導致癌癥。現有手機的輻射強度為每公斤0.5到1瓦特之間,與上述這個區域有很大的重疊。 科學家也指出,不能根據實驗室的結果武斷地說手機會危害人體健康。但研究人員在多個實驗室進行的上百次實驗結果至少說明,在特定的情況下,手機輻射會對DNA造成損害。 科學家呼吁移動電話生產商和政府以該實驗結果為基礎,進行手機輻射的人體實驗。他們說,這樣才能確定手機危害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