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青島港集團提供的信息顯示:截至12月19日18時,青島港今年外貿礦石接卸一舉超越4000萬噸大關,達到4006.9萬噸,同比增長18%,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第一大進口礦石中轉港地位,并躍升為世界外貿礦石接卸第一大港。
青島港上世紀80年代只能接卸2萬噸級的礦
石船舶,年吞吐量100萬噸。十幾年來,青島港緊跟礦石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變化,適度超前進行碼頭建設改造,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先后對老港區進行了“五位一體”的改造,使靠船能力增加到了5萬噸級;與南非ISCOR合作,將一個年通過能力50萬噸的多用途泊位,改造成為年通過能力600萬噸的10萬噸級礦石專用泊位,一舉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礦石中轉港。1996年以來,隨著礦石進口量的急劇增長,青島港籌資18億元,僅用18個月超前建設了20萬噸級兼顧30萬噸級的礦石碼頭,創造了港口建設史上的奇跡。同時,碼頭投產后,結束了青島港原來9個泊位上千人接卸礦石的歷史,使青島港的吞吐能力一舉達到億噸。去年以來,青島港三次刷新礦石接卸作業世界紀錄“孫波效率”,單船平均每小時卸船達到6098噸。
港口發展中,青島港在保證腹地貨源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大力開發東北、長江流域貨源市場,構筑了青島港大市場、大腹地的格局,在內部生產組織上,公司堅定不移地實施“每天三條大礦船在港作業”的生產方針,抓疏運、保卸率,大大提高了經營績效。(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