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軟件業龍頭、中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良貴最近心情不錯。自9月份股票在香港主板上市以來,市場表現一直良好,最高時每股價格比發行價上漲高達10%。 進入資本市場,到國際市場“淘金”,是中天推行國際化的“冰山一角”,也是青島軟件業矢志進軍國
際化的“縮影”。要大力吸納更多國際化人才和項目,就必須改變過去各自為戰的局面,打造上下互動、專業協作的軟件產業鏈條。在這方面,去年成立的青島軟件外包出口聯盟已吸納100多家企業參與,大中小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了充滿活力的軟件外包企業群。 像中天信息先后承接了英國CRESCO公司交換機、日本SONET公司電子商務系統等項目。與此同時,一批中小軟件企業發展迅速:易科德科技與日本富士通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伙伴關系,首次實現世界500強在青島外包項目發包;網星電子等6家企業與威爾士軟件園牽手;浪潮國際與日本NEC、日立集團結成外包合作伙伴,日立集團將浪潮國際作為其外包項目在中國地區的總包,攜手開拓國內市場。
前不久,中天信息和高校軟控順利當選國家歐美出口工程試點企業,易科德成為全市首家通過CMM3級認證企業。預計明年初,海信網絡、英網資訊等5家企業也將全部通過CMM3級認證。業內人士就此指出,如此多的企業同時拿到國際市場“通行證”,將大大提高青島軟件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國際化人才培育是保障。根據我市軟件產業發展需求,青島軟件園通過內引外聯,多方合作,逐步構建了一個以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為龍頭,以駐青高校各類軟件學院為支撐,以社會力量培訓機構為補充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隊,建立了一個包括軟件工程博士、碩士、本科、專科以及專業技術層次在內的軟件人才培育體系,合作單位既有北大、哈工大、同濟大學、大連理工等外地知名高校,也有海大、青大等本地學府。
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跟隨,已成為今日青島軟件業的“新現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和推動,今年我市軟件業對日韓國際化合作取得顯著成效。在11月舉行的2004中韓IT產業交流會上,70余家軟件企業與18家韓國企業進行對接,達成意向40多項,成交金額790萬美元。
青島軟件園管理辦公室主任蓋健告訴記者,明年我市將支持名牌骨干企業在嵌入式軟件等領域發展,推動面向日韓以及歐美國家的外包特色形成,進一步完善以名牌龍頭企業為“頭雁”,具有國際化潛力的中小企業緊跟的“雁陣”發展模式,實現青島軟件業的高水平、跨越式發展。
(本報記者張子倩通訊員于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