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做著鬼臉
爬桿的調皮孩子
2004年中國大中城市房價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一意孤行順桿而上,見人們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他時,更顯“人來瘋”的架勢,不管爺爺奶奶因擔心其生命安危而眩暈,不顧爸爸媽媽苦口婆心、威逼利誘,也不屑于越來越多外人的圍觀,只管向人們做著鬼臉,一個勁地
向上,爬,爬,爬!
持續走高是我國大中城市房價今年的主要走勢。前三季度我國35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持續上漲,其中沈陽、南京、重慶3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漲幅位居前三位,分別高達19.2%、17.7%、15.6%。其次為上海、天津、蘭州、青島、寧波、杭州6個城市。
前三個季度里,全國房屋銷售、土地交易和房屋租賃價格也全面上漲,漲幅分別為9.4%、10.2%和1.2%。今年前9個月,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277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3%,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256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9%,漲幅從高到低依次為中部、東部、西部地區。
城市房價的不斷爬升,終于再次拉響了讓人觸目驚心的房價“警報”。今年9月份,部分省市已開始發出“警告聲音”。浙江省統計局企調部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發出預警說,目前浙江省房地產已經膨脹,并進入警戒區,若任其發展,樓市泡沫隨時可能破裂。
不過,按下警報開關并引起全國房產界震蕩的卻是境外媒體和相關專家。下半年有境外媒體和專家根據我國房產的高空置率和高房價,質疑我國房地產泡沫是否已經開始出現破裂。“而且在未來幾年里,房屋的空置率一定會在目前的基礎上大幅增加”。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更是直接指出,中國內地房地產泡沫正處于“破裂的前夜”。
在桿上,這個孩子到底爬沒爬過泡沫這道“白線”?2004年中國房產的辯論會就此拉開大幕。
國內房地產商們對警報聲的驟然響起并不驚慌,“哪有的事情!”作為一個利益團體,并且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房產泡沫警報聲后,他們不以為然的態度似乎成了本能反應。
房地產業能拉動50多個行業的發展,目前還找不到比房地產業更能全面拉動經濟增長的行業。因此,房地產是行業經濟中的“老大”,也是各級政府的“寵兒”,所以最有權利撒嬌。看到這些,人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近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的房地產價格出現持續上升,而大多數政府都沒有過多、過激地予以干預。
建設部公布了由經濟學家陳淮牽頭的報告《怎樣認識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來反駁“中國房產泡沫”說,報告認為:判斷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關鍵是看是否存在真實需求。目前的住宅需求仍然真實,在有真實需求支撐的前提下,即使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房地產過熱或結構性過剩現象,也不能就此判斷房地產已經是“泡沫經濟”。
但國內部分專家學者卻有不同意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的經濟學者尹中立認為,地產商可能操縱原始數據;易憲容則說,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仿佛又看到了美國納斯達克股市吹起的泡沫。
但是,就在人們辯論正酣之際,“房價孩子”仍然沒有停下腳步。上海房地產交易官方網站——上海房地產資源網即時滾動的信息顯示,11月15日網上成交均價沖高到10031元/平方米,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