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職業撞車族,目前還很難取證。”今天晚上,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位權威人士無奈地告訴本報記者。
今年5月1日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后,令廣東交警部門焦頭爛額的是小的交通事故不斷發生。新交法規定,小事故可以“私了”,一些職業撞車族就鉆了這個空子,而且收入頗豐。
據該族
老手虞某介紹,“做這行挺容易來錢的,每年賺幾十萬元不成問題。”
交警部門有關人士反映,撞車族通常都是有備而來,而被撞者往往是違反交通規則在先,所以很難有確鑿證據證明撞車者是故意的。就算是故意的,也沒有相關的法規對其進行約束。
那么,交警部門該如何監管?廣州市越秀區交警中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確實查處過故意撞車的事件。該車在同一個地方制造了兩起交通事故,根據目擊群眾舉報,將司機帶回去問訊,司機也承認自己是故意撞的。不過,如果撞車族打一槍換個地方,要取證他們是否故意撞車就非常難了。
而且,很多事故都是當事雙方“私了”的,交警根本就沒有記錄在案。據該中隊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1月,越秀轄區內共發生5000多起事故,除了60多起是立案處理以外,其余都是“私了”和快速處理的。
職業撞車族的“賺錢”手段有很多種,還分檔次。原先有以身體故意撞車以獲得賠償的,如今有開奔馳、寶馬“作案”的,專門尋找外地車、新手車作為目標,故意與之相撞,以獲取高額賠償。
出租車司機王師傅就吃過這樣的虧。“事故”發生后,擔心被交警扣車和繁瑣的手續,他還是愿意選擇“私了”。“就當是自己倒霉吧。”在出租車界,他們把這群人稱作“開碰碰車”。
東莞市一位執勤交警分析,在市中心,職業撞車族瞄準的多是新手上路的人。這部分人由于對交通規則或是路況不熟悉,經常有一些違反交通規則的小動作。“撞車族瞄準一個新手后一般一直跟著,等稍微一違反交通規則,就變更車道、長驅直入撞上去。”由于新手自己理虧,往往選擇“私了”或是叫交警來快速處理解決。
虞某告訴記者,如果僅靠撞車來賺錢,收入不會很多。更賺錢的是和修理廠有一定關系。他的一個朋友開了一個修理廠,空閑時充當職業撞車族,修理廠已經取得了保險公司的定點維修資格,一年賺上百萬元很容易。
如果是私了的案件,他可以將車拿到自己的修理廠,用低價隨便修一修,以賺取賠償差價。如果是交警處理,需要保險公司理賠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他可以將車放在自己的維修廠去修,賺取保險公司和另一方事故責任人的雙重賠償。還有一些撞車族和維修廠搞好關系,只要車一損壞就送到該維修廠維修,從中賺取回扣,而損失的都是保險公司的錢。
交警部門提醒駕車者,要了解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被撞后要盡量報警,不要圖省事“私了”;盡量保留現場,以便交警取證處理。如果不想被職業撞車族“侵犯”,首先要遵守交通法規,不給其以可乘之機。
據透露,由于群眾投訴較多,廣東省交警部門最近會有針對性的措施出臺。 (記者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