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濟南訊
記者從省紡織工業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以來山東紡織呈現大發展格局:17市和9大行業全部盈利,并創利潤增長新高;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四項經濟指標同比增速均在40%以上;青島、煙臺、威海、濱州、濰坊五市出口創匯額占全省的75.08%,成為紡織深加工基地。
受
明年紡織業將進入“自由貿易”環境的利好拉動,今年1至10月份,我省紡織工業完成總產值1681.05億元,同比增長42.66%;完成工業增加值469.35億元,同比增長40.82%;實現銷售收入1612.55億元,同比增長45.13%;累計產銷率為98.24%。
1至10月份,17市中濱州、濰坊、淄博、煙臺、威海實現利稅居全省前五位,棉紡、印染、棉制品、毛紡織、麻紡織、針織品、服裝及其他纖維制造業、化纖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9個行業全部盈利,并創利潤增長歷史新高。
骨干紡織企業成為出口創匯頂梁柱。1至10月份,山東紡織出口創匯超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有9家,其中山東魏橋以4.28億美元居首位,青島即發、魯泰紡織、山東潔玉、山東綺麗、威海紡織等次之。
近幾年,韓國、日本的紡織業紛紛向外轉移,而山東與韓日兩國隔海相望,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加之當地政府采取鼓勵政策,紡織企業紛紛引進外資,加速發展。據統計,近四年全省紡織業引進外資額年遞增達27%以上,大多集中在半島城市。半島紡織企業充分發揮沿海信息、技術等方面交流快捷的區位優勢,千方百計擴大適銷對路新產品的生產能力,半島城市已成為我省紡織深加工基地。1至10月份,山東紡織出口創匯73.2億美元,青島、煙臺、威海、濱州、濰坊累計出口創匯居前五位,5個市出口總額達54.96億美元,占全省17個市總額的75.08%。
責任編輯: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