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1月28日電(宋全政、張曉晶)山東省濰坊市千余名中小學校長將被取消現有的行政級別,由組織人事部門任命管理改為由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管理。山東省濰坊市日前出臺了全市中小學推行校長職級制度改革方案。
濰坊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度,主要內容是取消中小學校長的行政級別,由縣級及
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管理,副校長一般由校長提名;校長設置六個級別,實行動態管理,每
兩年評審認定一次;校長的工資根據業績情況,隨職級確定;實行任期制度,每個任期4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個任期,公認的優秀校長到退休年齡可繼續聘任;實行校長交流制度,鼓勵校長到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干事創業,3年內享受原職級待遇。
長期以來,校長管理體制不暢成為困擾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因素。傳統的干部管理體制下,一大批中小學校長具有行政級別,校長的任命與管理歸組織或人事部門。有的地方,組織人事部門為解決個別人的級別或待遇問題,把不懂教育、不懂教學的干部調整到學校當校長,教育行政部門只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有的干脆無權過問。有些學校行政級別高,教育主管部門行政級別低,形成教育部門管學校卻管不了校長的奇怪局面。另外,由于學校干部由組織或人事部門管理,校長對副校長、中層干部在管理與使用方面權力很小,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一個好校長能成就一所好學校。有專家指出,校長是一種專門的職業,結合了教育家、管理者、經營者、教師等多種角色特征,校長的成長規律與政府官員不同。因此,建立與學校發展相適應、與校長成長規律相適應的校長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濰坊市教育局總督學王成洪告訴記者,此次濰坊市中小學一次性取消行政級別,校長的任命、考核、調配統一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管理,實現了管事與管人的真正統一。原來體制下,校長的很大精力要花在“位子”上,坐上校長位子后,基本上就是“鐵交椅”了。實行職級管理以后,校長有了危機感,將按照“業績-職級-待遇”的思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濰坊市已按照“脫鉤、分類、轉制、搞活”的原則,在壽光、諸城等地進行校長職級管理試點,年底全面推開。組織、人事部門已開始同教育部門交接學校管理權限等工作,檔案手續的移交將于近期完成。濰坊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校長年薪制,為優秀校長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完)(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