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路社區體制改革,社區委工作好壞由居民來評議 就在別的辦事處忙著準備年底總結和匯報材料的時候,市南區江蘇路社區公共服務委員會書記王志華感到又輕松又緊張。輕松的是根據規定新成立的社區委員會不再接受政府職能的考核,緊張的是要接受群眾評議,不知道半年來的工
作能否得到社區居民的認可。居民滿意度是惟一標準 社區委員會書記王志華告訴記者,往年到了11月初,各辦事處的日常工作就進入總結階段,他們要準備摞起來有三四十厘米厚的文件,上級的考核也主要以看文件為主。但從今年5月26日掛牌成立的江蘇路社區委員會則是一種全新的社區管理體制,社區百姓對委員會工作的滿意度將是考核他們工作的惟一標準。省下的時間為百姓辦事
“材料不用準備了,但我們這段時間一點兒也沒閑著,可以說更累了。”王志華說,這段時間,社區委的全部工作人員按照計劃分工,分別走進了社區里的失業、低保和特困家庭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和難處。“通過與弱勢群體家庭的接觸,這些居民對我們產生了信任。”走訪后,社區委員會專門召開了討論會,決定在明年利用居民樓組長等公益崗位的開發,為更多的弱勢群體家庭提供工作崗位。“管理”變“服務”得到肯定
記者了解到,江蘇路社區公共服務委員會的成立是政府職能的全新轉變,政府由“管理”部門變成了“服務”機構。
在昨天召開的中國青島社區建設與公共服務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對這種新的社區體制給予了高度評價。市南區區委書記郄晉生表示,社區公共服務委員會的成立改變了以前的街道辦事處向區政府負責的“為官”思路,社區委既要對上負責,但更要對下負責,這樣才能取得社區居民的認可和滿意。記者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