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11月27日訊(記者 楊飛越 通訊員 耿進標) 今天從有關會議上獲悉,對于全國首次經濟普查,目前我省省級經費已經到位1100萬元,省財政對全省30個經濟欠發達縣的240萬元撥款也已全部到位,全力確保首次經濟普查數據準確。
據介紹,我省是經濟大省,山東經濟普查數據是否準確、可靠,直接
影響著全國的大局。2002年山東的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占到了全國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山東GDP達到了10575.4億元,僅次于廣東,排名躍居全國第二位,并成為全國目前3個GDP過萬億的省份之一。在全國率先做好經濟普查工作,是山東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悉,為確保全國首次經濟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目前我省省級經費已經到位1100萬元。對全省30個經濟欠發達縣,我省由省財政補助每個縣8萬元,共撥付專項經費240萬元,現已全部到位。另外,考慮到此次經濟普查數據處理的復雜性,省政府安排500余萬元專項經費購置了一臺HP9000系列中型處理機,為下一步的數據處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平臺。
由于本次經濟普查范圍極廣,我省還成立了由編辦、工商、稅務、質監、民政等18個部門為成員的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全省經濟普查工作情況。各部門主動提供相關數據資料,確保了清查摸底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悉,自9月下旬以來,我省經濟普查工作進展順利,首批法人及產業活動單位數據上報及評估工作已經完畢,省級匯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第二批個體經營戶數據將于11月底上報結束。12月31日為正式的普查登記日。
本次經濟普查超過以往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調查的意義。普查的目的在于為我省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化經濟結構,改進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調查的范圍涵蓋了在我省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調查的方式采取全面調查的方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