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記者 游曼妮 通訊員 陳廣泰)
據衛生部最新的調查結果,在近十年來,我國居民衛生服務需要量持續增加,但城鄉兩周患病因經濟困難未治療者的比例均接近四成。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主任饒克勤昨天在廣州作專題報告時說,雖然我國居民收入增加,但幅度未及醫療費用的漲得快。
據了解,我國在1993年
和1998年先后進行了兩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去年9月18日到10月20日,第三次調查在全國92個縣市展開,調查了樣本人口193689人。饒克勤主任昨天披露了調查的初步分析結果:2003年我國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為14.3%,比1993年增加了0.3%。據此估算,我國患病人次數十年內增加了7.1億,達到50億。
雖然患病的人多了,但看病的人卻少了。據調查,城鄉居民的兩周就診率從1993年的17%下降到13.4%;住院率與十年前持平,為3.6%。同時,城鄉兩周患病未及時就診的比例也近五成,達到49%。在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經濟困難,其比例在城市和農村中分別為36%和39%。此外,調查者還對患者出院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有43.3%的人是自己要求出院,其中有63.9%是因為經濟困難。
另一方面,調查者比較了1993年到2003年的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的變化情況。結果發現,城鄉合計年人均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在排除了物價上漲的影響后,平均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上升。1993年,兩者分別為21元和933元;到了2003年,就已經升到了75元和2233元。
相關新聞
大醫院門診傳染病漏報嚴重
我國將投2.4億建醫療救治信息系統 新醫生要到中西部鄉鎮醫院對口援助1到2年
時報訊 (記者 游曼妮 通訊員 陳廣泰)
我國近期將投入2.4億元,建設醫療救治信息系統。這是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昨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國衛生信息學會成立會議上透露的。
王隴德稱,目前大醫院門診的漏報情況比較嚴重。很多醫院門診往往給肝炎等傳染性病患者作檢驗后,不注意上報,容易造成疫情擴散。他強調,近期各地尤要嚴抓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上報和監測工作,防止SARS卷土重來。
王隴德透露,SARS疫情發生后,國家財政已投入110億元,加強各地專職傳染病醫院和醫院應急病房,以及各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設。但目前還存在信息交流不暢、整體協調不靈的問題,往往出現接到傳染病患者后不知往哪家醫院送,或者送去時醫院的應急病床已滿的尷尬情形。為此,國家近期將投入2.4億元,建設醫療救治信息系統,在整個醫療系統中建立一套院前、院中、院后的疫情信息流通、指揮機制,不但能及時反饋各醫院有多少空病床,還能起到協調作用,根據患者癥狀的輕重,及時轉院治療。
他還透露,衛生部近期將出臺有關政策,從明年起,國家將投入12億元,著力解決中西部地區農村“看病難”的問題。具體做法是:建立發達地區醫院與中西部地區鄉鎮的對口援助機制,積極引導全國分配到各縣級以上醫院的大學畢業生,工作滿兩年后到這些鄉鎮對口援助1到2年,每個地方每次派出3位醫生,并實行不間斷的輪換,經費由國家財政出。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