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李萱娜)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10日在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十周年座談會上說,中國已有1832個縣參與了這項農民健康教育行動。這個數字占全國2861個縣級行政區的五分之三。
他說,行動覆蓋區域的農民的衛生知識掌握率比未覆蓋區域的農民高出4倍,衛生行為率則高出7倍。
數據顯示,中國80%的傳染病發生在農村。除了缺位的醫療服務網絡,衛生常識的匱乏也是中國農村人口易受疾病襲擊的重要原因。2000年衛生部的一項調查顯示,農村15歲以上的人群中,只有36%的人知道飲水衛生、環境衛生、疾病預防等八項基本衛生知識。
啟動于1994年的“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意在通過人際和傳媒傳播,在農村地區普及基本衛生知識,以提高9億農民的健康水平。
根據行動規劃,到2005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應分別有90%、80%和70%的農村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分別有90%、70%、50%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能提供健康咨詢、行為干預服務;農民對重要衛生信息的知曉率應分別達到80%、70%和60%。
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瓦解以來,農村一直“缺醫少藥”。各級疾病控制中心基本設在城市和縣城,難以接觸分散居住的村民。與此同時,農村地區藥品品種少,價格貴,假藥泛濫。
然而,高強認為,農村的醫療困境不僅僅是“缺醫少藥”的問題,而是缺乏衛生常識的問題。他說,農村有120萬衛生人員,大多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難以提供合格的衛生服務。另外,農村生活條件差,農民不良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導致流行病高發。
由于信息閉塞,農民對國家醫療政策的無知也造成了大量生命損失。例如,中國為流行于農村地區的結核病提供免費治療,但只有40%的病人求診,遠遠低于70%的國際平均水平。
“很多病只要有了常識就能夠預防和尋求政府幫助。農村健康教育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行動,是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強說。
1994年至今,該行動制作和免費下發了24部140個衛生節目的錄像帶和30個錄音帶,在全國2000多個縣市的電視臺和電臺播出。該計劃也出版發行了一系列簡單易懂、配有圖畫的農村健康教育讀本。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