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羅奇:相信我,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作為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是華爾街的意見領袖,但僅最近
幾個月,他就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布什連任后的美國經濟等多項命題作出悲觀預測。惟一的例外是,昨天在北京召開的摩根士丹利例會上,悲觀的羅奇對中國作出了最樂觀的預言——相信我,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央行突加息:軟著陸最強信號
今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將銀行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這一舉措對于過熱的中國經濟來說,起到了強力“鎮靜”作用。而羅奇是國際上對中國央行加息最狂熱的稱贊者,甚至認為此舉是“中國開始推動經濟軟著陸的重要信號”。
事實已經證明,央行加息對遏制經濟過熱確實有效,相對于前幾個月的高增長率,大多數反映中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最近都已平穩,進口、銀行信貸增長和固定投資已出現特別顯著的減速。
雖然工業產出和GDP增長只出現了有限的減速,但羅奇認為這只是經濟減速過程中出現的反復而已。他昨天在北京對媒體表示:“迄今為止,中國只達到了目標降幅的30%左右,現在利率終于進行了調整,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今后幾個月工業產出增長進一步放緩”。
■加息沖擊波:軟著陸最好保障
針對央行采取的宏觀調控手段,羅奇表示:“最近的這次加息僅僅是多次加息的第一步”,隨后的貨幣緊縮很可能是“適度的”但又是“較長的”過程,估計會持續到明年或后年。但他認為,考慮到中國較長的信貸周期,央行再次加息不會在短期內出現。
“依我看,中國將竭盡全力避免硬著陸帶來的不穩定局面,他們在過去十幾年的所有作為表明,他們很擅長在宏觀逆境期間實現軟著陸,我斷定這一次也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绷_奇昨天對記者表示。
羅奇認為,衡量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實現軟著陸的指標,在于工業生產標準,隨著“加息”效果的不斷蔓延,他還大膽地做出預言,“如果明年工業產出的增幅降低到8%至10%的區間,中國就可以實現軟著陸!
■中美貿易戰:軟著陸最大阻礙
關于中國經濟是否實現軟著陸的考量,GDP增長7%是關鍵的衡量標準。
經濟學界一般認為,如果中國能成功地在保持GDP增長7%的同時實現經濟降溫,則表示軟著陸已經成功完成,如果中國在經濟降溫的同時GDP增長低于7%,則屬于硬著陸,并將會對中國及其貿易合作伙伴國家的經濟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外部環境的影響將很可能使中國經濟的軟著陸走上坎坷旅程。
羅奇認為,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將迫使中國在經濟降溫和保持GDP增長7%之間面臨兩難抉擇。
羅奇相信,嚴重的財政赤字和中美貿易關系的不平衡現狀,將使布什政府進一步加大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同時催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在這一背景下,可以預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將會繼續升級,并成為中國經濟成功軟著陸的最大阻礙。
房地產過熱:無礙軟著陸大局
中國是否存在房地產泡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系到中國能否成功推行軟著陸。目前中國經濟學界正就該問題進行激烈討論。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就曾經指出,中國房地產存在嚴重的泡沫,并說地產泡沫正處于“破裂的前夜”,但建設部隨后專門撰文反駁此說,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根本不存在泡沫。
對于這個敏感問題,羅奇保持了一種更為謹慎和折中的觀點,他的觀點是:中國真正的房地產泡沫只存在于上海,也只有上海需要相對“硬性”的調控措施防止“泡沫”破滅。
羅奇掌握了不少數據:上海目前商品房成交的實際價格內環線以內約為12000元/平方米,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價格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外環線以外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加權平均在8500元/平方米左右。
但是上海現象并非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典型。由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來看還存在很大的需求,羅奇認為,即使目前中國沿海城市的房產價格出現上漲,也不是出現泡沫的危險信號,不會成為中國經濟成功軟著陸的障礙。
●新聞鏈接
石油拖累明年全球經濟 羅奇提醒中國:不能忽視油價問題
繼央行宣布加息以來,國內石油價格曾一度出現下調,但羅奇認為,這只是油價在利率上調之后的過渡反映。他提醒中國,“軟著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油價因素。
“布什連任總統后的美國,難以避免油價的持續上漲,而不斷飆升的油價將繼續沖擊全球經濟,從2005年一季度開始,全球經濟很可能因此進入衰退期!
美國大選已塵埃落定,但競選勝利后的布什卻將面對美國國內嚴重的經濟問題。羅奇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失衡現象正持續加劇,其國內儲蓄的極度短缺,已導致創紀錄的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的經常項目赤字。
目前,美國的石油價格已平均連續6個星期超越每桶50美元,羅奇說:“即使只保持這個水平不變,也足以導致2005年后的世界經濟衰退!
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今年10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盡管中國對經濟減速采取了各種措施,但這也難以對石油價格下降產生長遠影響。
一方面,中國還會繼續受到普遍能源短缺和斷電的困擾,中國的石油和能源需求仍有可能會出現反彈;此外,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GDP單位石油消耗量要高2.3倍。
另外,中國已宣布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表明,中國的經濟減速在促使石油價格下降方面所產生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羅奇預計,受油價影響,2005年1季度,英、美、日等國的平均GDP增長會降至1.5%,全球經濟將要準備開始度過一段艱難的時期。(張黎明)
摩根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只有上海存在房產泡沫
昨天,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目前只有上海一地存在房地產泡沫。
史蒂芬·羅奇談到,中國目前并沒有出現全國性的房地產泡沫。但從他個人掌握的情況判斷,在上海這一地區,明顯存在房地產投機過度的跡象。他進一步表示,近一段時間,中國很多沿海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升。市場需求上升,就會引發產品價格上升,如果需求上漲的程度遠高于產品的實際價值,那么就會產生泡沫。從他個人所掌握的數據來看,目前只有上海存在泡沫問題,其他沿海城市的問題都沒有上海那樣嚴重。
在史蒂芬·羅奇此次發表觀點之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提出觀點,認為“中國地產泡沫即將破裂”,“北京、上海將首當其沖”。謝國忠的言論公布后,引發了業界的軒然大波,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還專門出臺了駁斥該“泡沫論”的研究報告。
針對自己與謝國忠的觀點分歧,史蒂芬·羅奇解釋說,摩根的人不見得要有同樣的立場,這是摩根企業文化造成的。(記者肖賓)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