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區一家心理咨詢中心獲悉,目前情緒障礙癥已成為市區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疾病,嚴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而造成這種病頻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家長和老師愛“嚇唬”學生。
據該中心心理醫生姚先生介紹,情緒障礙癥是在現代學生群中新出現的一種心理疾病,只要很小的誘因,就會引發疾病,甚
至出現不可挽回的破壞性局面。情緒障礙癥主要發生在15歲左右的
中學生群,該中心兩年來對德陽幾所學校的4000余名中學生調查發現:5%—7%的中學生已患上情緒障礙癥。
姚醫生談到,前段時間,市區一名15歲的初三學生沒洗澡就上床睡覺,其母親只說了句:你生活能力這樣差,以后怎么找錢吃飯?該學生竟歇斯底里地跳起來,亂吼亂砸東西,家長也阻止不了他的瘋狂舉動,只好把他捆綁在床上,而他則一直嚎叫到早晨7點暈厥過去。此后,就變得沉默不語直到現在。一名做水果生意的李姓家長經常對其13歲孩子說,沒文化只有做“下賤的職業”,每分錢都是噙著淚水掙來的等等,結果弄得孩子留下一封“生活既然這么難不如趁早死去”的遺書自殺,雖然未遂,但此后孩子只能一直在精神衛生中心里待著。
專家認為,現在許多家長和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發奮學習,采取夸大生存競爭壓力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使得本來學習壓力就已很大的學生還要承受未來的壓力,這是形成中學生情緒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呼吁,給學生灌輸人生體驗要得法。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不能把沉重的社會競爭壓力傳給學生。本報記者吳文權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