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2日訊
在青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全市各級團組織帶領廣大青年用火熱的青春、赤誠的真情、無私的奉獻,全力打造“真情伴青春”服務品牌,通過開發青年人力資源,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進青年全面發展,使廣大青年成為島城三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
為大力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積極推動青
年創新創業,各級團組織帶領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第一線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大力實施農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動,每年開展70余次青年農民科技培訓,積極示范推廣科技項目,培養出大批農村青年科技致富帶頭人。圍繞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大力開展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和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年均完成優秀工作成果300余項,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圍繞科教興國戰略,深入實施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通過青年專家科技服務團、科技創新論壇、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等形式,充分發揮了青年人才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建設“共青團林”、“綠色奧運志愿者林”,動員組織青少年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3年多來共植樹造林6000多畝。
為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廣大青年在服務社會中陶冶情操、傳承文明,各級團組織帶領青年積極投身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市志愿者協會組織數十萬人次參與扶貧開發、社區服務、大型活動、搶險救災等方面的志愿服務,豐富和發展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開展的“朝霞重晚晴”助老行動,與全市219位“三無”老人結對服務;實施“赴黔扶貧接力計劃”,共選派101名志愿者赴貴州支醫支農支教;啟動“衛生志愿者服務百村行動”, “真情伴青春”飛揚島城與全市21個經濟困難鄉鎮和183個貧困村結對,定期進村入戶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在創建學習型城市過程中,團市委組織開展了全民讀書活動、“十佳書香社區樓院”評選以及“社區中華傳統美文誦讀納涼晚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近年來,各級團組織始終把服務青年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業是青年最根本的利益需求,團市委為此啟動了“青春創業行動”,從信息、項目、培訓、資金、維權等方面,千方百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僅去年一年就啟動青春創業項目73個,培訓青年5269人次,幫助643名“小老板”自主創業,帶動4038名青年就業。 (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