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切實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膠州市今年再次大規模啟動“幫扶農村建設自來水工程”,重點解決88個村的人畜飲水問題,得到農村干部群眾的普遍贊揚。 在里岔鎮后良鄉村,自來水開通當天,農民群眾歡天喜地、奔走相告,一位老大爺擰開水龍頭,從“嘩嘩”噴涌的
自來水中接了一碗,高興地邊喝邊連聲贊嘆:“你瞧,這水出的多急、多猛!喝一口嘗嘗吧,又甜又爽!千萬替俺捎個話,謝謝黨和政府為村里解決了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大事啊……” 這項政府實事工程給農民帶來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懷,充分體現了膠州市黨政領導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視城鄉統籌發展的深度和力度。
無論從全國還是全省來看,膠州市都算得上是貧水區。該市人均占有淡水資源僅占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十二分之一,所以,實施農村自來水工程,對該市有效節水和提高群眾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88個村的自來水工程共涉及13個鎮、街道辦事處,共計18362戶、62333人。為了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膠州市水利部門及早行動、加強落實,于今年3月初與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文件,要求各鎮、處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加大措施,確保及時完成任務。
為確保工程設計的科學性,他們要求,每個村的自來水工程設計,必須提前報該市水利局審定,經批準后方可開工建設,不經審查而開工建設的工程將不予驗收。為保證工程質量,要求工程所需設備、管材、管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堅決杜絕使用不合格產品。為保證施工質量,要求各鎮、處對各村的施工隊伍嚴格把關,安排專人加強施工監督,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進行施工。供水質量事關群眾身體健康。該市水利局規定,各村在選擇水源時,要做好水質化驗,保證供水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按照“誰受益、誰負擔、民辦公助”的原則,每村按標準進行補助。補助資金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撥付。
為把規定落到實處,該市水利局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經常深入鎮村,實地查看,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和施工指導。施工過程中,各責任單位克服困難、勇于開拓,創造性地展開工作。里岔鎮由水利服務公司墊資,統一對自來水工程施工,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減輕了農民籌資的困難;杜村鎮組織有關村莊到供貨廠家實地考察,貨比三家、統一進貨,保證了質量,節約了資金;北關街道辦事處組織有關村莊公開招標,對中標單位實行“三三四”制,即在工程運行正常的情況下,第一年還款30%,第二年還款30%,第三年還款40%,保證了工程質量,緩解了村莊經濟困難帶來的資金壓力;鋪集鎮采取水利專業隊伍統一施工的方式,取得顯著效益。
在各級各部門、單位的努力下,幫扶農村建設自來水工程取得扎實成效:到目前,該市88個村的自來水工程已完成51個,占計劃的58%,共完成投資918萬元,正在施工的村14個。到工程全部結束時,膠州市813個行政村,將有716個吃上自來水,通自來水率88%。汩汩的清泉將把黨和群眾的心拉得更貼、更緊。(梁學勇姜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