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平誼上海報道
第七次申城德比,由于中國足球新面臨的種種陰霾而變質。上海國際隊在聯賽早些時段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本身就積怨很深,和北京國安的罷賽相同,活火山總有一天要爆發。
中場休息時間已過,申花隊全部11位主力球員已經出現在球場上,然而對手上海國際隊只有17歲的小將于海一人
出現,于海孤單地跑動熱身,場上的觀眾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很多申花球迷開始起哄:"國際,罷賽!"許久,其他國際隊球員才走了出來,卻又找不到陸俊和兩名邊裁的影子。等到下半場比賽的哨音最終被陸俊吹響后,離比賽正式開始時間晚了12分鐘。
"通道中肯定發生了事情!"看臺上一位國際隊的官員這樣說。確實如他所說,半場休息階段球員通道內發生了很大的事情,如果此事最終沒有處理好,對目前的中國足球來說無疑是傷口上再撒下一把鹽。
根據在場的目擊者介紹,上海國際隊的總經理王國林在球員通道里碰到主裁判陸俊,與其理論,對本隊的第二個失球感到非常不滿。可能是急性子王國林的言語間有些過火,陸俊本人也是出了名的硬脾氣,導致王國林一下子失去冷靜,沖上去要打陸俊,幸虧被身邊的江津等球員拼命拉住,才避免了更大的沖突。這位目擊者稱:當時雙方的火氣非常大,在場的上海市足協人士勸也勸不開,陸俊當場就表示不吹了,下半場他不會掌哨,后來陸俊連衣服也換了,最后在盧申等人的一再勸說下,才重新回到球場上。
其實在上半時,王國林就和陸俊發生了一些小摩擦。起因是這樣的:原本王國林和徐澤憲坐在主席臺上看球,被申花進兩個球后就坐不住了,起身走到場地上,在教練席旁邊指揮起比賽來。按照慣例,俱樂部老總在場邊,甚至坐在替補席上都可以,但直接走到主教練面前指揮比賽就有越俎代庖之感,陸俊要王國林離開,王國林頓時感到很沒有面子。而且,王國林認為陸俊的哨子明顯偏于申花,第二個進球明顯是先撞到江津了。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