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蘇民、王霞、王玉珍等老藝術家和來自本報、《北京晚報》和北京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娛樂記者們齊聚在新聞大廈,一起參加了“文娛記者與藝術家面對面座談會”,北京廣播電視局副局長于知峰同志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對當前娛樂新聞和文藝評論的意見和建議。
“狗仔隊”助長社會偷窺欲望
在
會上,于知峰用生動的事例指出,低俗的娛樂新聞像一場蔓延的瘟疫助長了某些人的低級趣味和偷窺欲望。“我知道某些媒體派出記者去偷拍女明星的大肚子,而且還要求記者從下往上拍”。于知峰說,“現在低俗風、明星緋聞又有抬頭跡象:或是以性為賣點,通過展示身體部位,刺激人的感官,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級趣味和偷窺欲望,推崇享樂至上、拒絕嚴肅崇高的思想趣味;或以‘狗仔隊’為職業標準,采用一些非常手段,甚至是偷窺的方式,把注意力直接放在明星的緋聞、丑聞、訴訟和紅白喜事上,把明星緋聞當做文娛新聞的最大價值點;挑逗社會的窺視心理,轉移著人們對嚴肅問題的關注。”用一些讀者的話說就是:“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莊。”
低俗娛聞在銷蝕中國的文化根基
也許有些人對明星緋聞、狗仔隊等不以為然;在如今的不少媒體上,狗仔隊的“作品”已是“家常便飯”。但是,于知峰同志深刻地指出,低俗的娛樂新聞正在瓦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銷蝕中國走向現代化最寶貴的文化根基。“千萬別小看一篇低俗報道,也不要以為關注明星的家長里短只是‘逗人一樂’,我們的工作關系到民族的靈魂和精神,關系到文化的領導權,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動力。文娛報道的低俗風,強烈地干擾著現代化進程中主流文化的影響力,干擾著積極向上的文化發展力,干擾著生生不息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力。低俗的文娛報道只滿足人的低級需求,只注重感官刺激,讓受眾沉醉于感官享樂,放棄精神追求,拒絕高雅文化,并逐漸使社會生活中出現道德缺失,價值缺失,終極人文關懷的缺失。低俗風的蔓延最終一定會使一個民族失去發展的文化根基,一定會讓人們喪失按照美的原則去生活的追求。”
娛樂記者應具有藝術家的風范
娛樂記者應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可能一直在困擾著很多從業者,于知峰對此解釋道:“作為文娛記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傳統是凝聚和團結民族力量的無形的紐帶,是推動民族進步的內在精神動力。娛樂記者必須以藝術家的精神、風范和品質為傳播的內核,充分理解娛樂新聞的本質和傳承民族精神的功能……我們決不能用自己的筆,涂抹掉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質,變異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和價值符號。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低俗娛樂傳媒會和其受眾一起消失
對于如今的媒體來說,娛樂新聞中要克服的兩大困難是低俗化與口水化,在表面上看,這是媒體激烈競爭的結果。但是于知峰對記者說,傳媒競爭雖然激烈,但一味地迎合少數受眾的偏好,把娛樂新聞低俗化,最終肯定得不到讀者尊重,這樣的媒體最終會跟隨它的少數讀者走向邪惡而告結束。21世紀的媒體在市場上拼的一定是品位,一定要靠文化的深層內涵來贏得讀者。以受眾為中心,不等于趨眾和媚俗,文娛新聞的傳媒價值和魅力,在于滿足一般大眾的健康趣味,在于促進民族的文化進步和精神道德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要自律,新聞從業人員也要自律,要以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用職業道德抵抗商業的誘惑。
不消除低俗娛聞我們會愧對民族
于知峰指出,社會上流行的“娛樂新聞就是用來取樂的”的說法是種偏見,他明確地闡明了娛樂新聞的正確目的:娛樂報道要堅持以人為本,使人得到全面發展,真正發揮滋養人、填補人、頌揚人的巨大作用,這才是文娛新聞的深層魅力。從根本上講,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廣大新聞工作者,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是要堅持正確導向,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同時,文娛記者一定要注意審美情趣的培養,提高藝術鑒賞水平,樹立先進的文化觀,遵循高尚的職業操守和原則,學會冷靜客觀看待和客觀評判一切文化和娛樂現象,自覺抵制西方落后文化,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地做到對自己負責,對媒體負責,對受眾負責,對社會和歷史負責。
最后,于知峰還明確地指出:“文娛新聞的低俗化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每一位編輯和記者都有義務和責任為此付出努力,而且我們必須努力,否則我們會愧對于這個時代和民族。”(記者王菲)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