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鳳凰中等職業學校推出的“訂單教育”格外誘人:學生入學時與用人企業簽訂畢業后3至5年的勞動用工合同,并由用人企業全額支付學生的學費,甚至食宿、生活補貼,而且給學生半工半讀的機會并發放工資。然而讓人意想不到
的是,誘人的“餡餅”無人問津。招生廣告已發出一個月有余,報名者寥寥無幾。
校企聯手
鳳凰職校是海南省最大的民辦中專,經過與省內幾家大型企業為期一年半的接觸和溝通,發現許多企業存在一個共同的困惑:雖然招聘了不少高學歷或名牌高校的畢業生,但雙方很難彼此“傾心”。
南麗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是海南省最大的高爾夫球俱樂部之一。俱樂部成立10多年來,社會口碑一直不理想。公司老總認為,除了市場問題,員工素質不高、員工隊伍不穩定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經過多次商討,鳳凰職校與南麗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兩家旅游企業合作開展“訂單教育”,合辦“南麗湖臺健高爾夫球企業班”和“海南熱帶飛禽世界企業班”。
三方受益
這種“訂單教育”對學校、企業、學生三方都有利,但對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鳳凰職校要求,企業必須與入學學生簽訂勞動合同,保證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為了避免貧困學生上不起學,企業還需承諾,為他們提供每年2400元的全額學費以及住宿費、生活補貼、半工半讀期間的工資。
企業則要求,職校必須直接面對企業的需求,立足崗位形成技能教學體系。為此,“高爾夫”班確立了一套包括口才訓練、基本禮儀訓練、常規日語和韓語培訓、本土旅游知識和民俗課程等;“飛禽班”確立了景區導游、景區禮儀、市場營銷、飼養管理等課程。
據估算,企業每個月要為培訓班的學生投入大約500元,盡管這樣,與聘用一名大學畢業生相比,還是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訂單培訓的學生畢業后的3至5年內必須為該公司效力,一旦違約,校方將收回該生的畢業證。
同樣,對參加培訓的學生來說,學習期間半工半讀有收入,在為企業付出了有效勞動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鍛煉。
少人問津
為了保證質量,兩個企業班將人數分別限制在50人和40人,且目標鎖定省內貧困村鎮的初中畢業生,其中65名為女生。企業認為,窮孩子學習和就業的愿望應更強烈。
今年7月底,兩個班在海南省內打出了“優惠貧困、優先本地“的招生廣告,主要針對澄邁、昌江、臨高、定安、儋州等地的貧困村鎮,以及海口的長流、永興和永發地區。一個月期間內,廣告在省級報紙刊登了兩次,在海南省級電視臺播放了一周,在相關市縣懸掛了標語和橫幅。
然而,結果卻大出意外,報名點接到的咨詢電話寥寥無幾,偶爾接到的電話,對方也會發出疑問:“包學費,發工資,還包工作,天下有這么好的事?”
時至今日,“飛禽班”只有10人報名,且全是男生;“高爾夫班”也遠遠沒有招滿。兩個簽了訂單的“企業班”,開課成了大問題。
還需宣傳
鳳凰職校有關負責人認為,“訂單教育”招生沒有收到預想效果,一方面可能與社會信任度不夠有關,面對嚴峻的就業現實及復雜的社會現狀,人們的確很難相信天下會有這樣的“餡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貧困地區的落后觀念所致,父母忽略了孩子受教育的權利。當然,這和校方在宣傳上不到位也有一定關系。
海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認為,鳳凰職校推出的這個“訂單教育”,找到了企業、學校、學生三方最佳的結合點,對中職教育是個好事,值得推廣。該負責人同時分析,社會對民辦職校所謂訂單教育的信任危機,是導致這一“訂單”發不出去的最大屏障,要消除人們的顧慮和懷疑,看來還需在宣傳上下功夫,讓社會得到認可。(賴志凱
岳嵬)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