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20,“Five can be divided(5可以分為幾和幾)?”“Who can(誰會)?”講臺上,老師蔣虹正式開始發問。“Who
can?”臺下,一年級宋禎錚小朋友一臉懵懂機械地嘟囔著。這是宋禎錚小學生涯的第三個禮拜,同上海別的同齡人很不一樣,他的課程表中沒有數學課。
從今年9月1日開始,靜安區愛國學校嘗試
對一年級的課程實施大膽變革,完全取消了延續了55年的數學必修課。這是上海乃至全國的公立學校首次進行這樣的嘗試。
改革后,學校的一年級取消所有數學內容專門課程,只是在每個禮拜開設一堂英語數學游戲活動課。由此,老師們第一次告別了教材、大綱以及任何教學預期,而學生們第一次沒有了算術題、作業和考試。
在28雙小眼睛的注視下,年輕的老師蔣虹手舞足蹈,滔滔不絕。在她身后,偌大的黑板上只有一個英語單詞“divide”。這是開學的第二堂英數活動課,內容就是“分數字”,大部分時間都須用英語完成。蔣虹由于自己是數學老師出身,反倒使她更注意起英語的表達。
蔣虹的熱情逐漸帶動起了小學生們的參與,孩子們的手越舉越高。就連宋禎錚也舉起小手躍躍欲試地要起來試一下!癝even can be
divided(7可以分為幾和幾)?”“Five and six(5和6)!”答錯了題的宋禎錚遭到了一旁小女孩飄來的白眼。
“你課后再去問他們課上學了什么,他們多半都不記得的,不過這沒關系!睂W生們的表現,蔣虹顯得非常寬容。她表示,既然已經明確取消數學課,那么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就不該有任何數學達標要求,上這個課只是想培養一下孩子們對英語和數字的學習興趣而已。
然而,較之于蔣虹的樂觀和徹底,愛國學校的領導則有著更多的考慮和保留!斑@只是一個實驗,學?隙ú粫尯⒆釉跀祵W上落下的。”數學教研組長張辰再三地強調:學校已決定將一年級的數學內容轉移至三四年級補上,請家長們放心。
事實上,根據蔣虹等老師的反饋,在學校說明用意后,家長們的態度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態勢,文化層次越高的家長越支持,有的家長持觀望態度,也有家長發出疑問:“人家小孩學,我家不學,往后怎么競爭?”。
“如此干脆地就去掉數學課的確需要有勇氣!”靜安區教育學院院長張人利感嘆。他是一年級取消數學課的最初提議人,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小學這所公立轉制的學校在此前曾進行了低調的實驗,并最終直接促成了愛國學校的效仿變革。
“一年級的孩子不適合過早學習數學!”張人利始終堅持的教育理念是:同一個學生學習同一門學科,要達成同一個目標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花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張人利說,一年級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模仿等能力強,而邏輯思維能力弱。因此,加強英語教育,大幅去除數學教育才是順應科學的做法。
在英國等歐美國家,小學生直到三年級都是沒有正經的數學課的,只有數學游戲的活動,這樣做就將時間騰出來讓孩子更多地接觸語言、圖畫和音樂等訓練。
對于張人利的革新觀點,上海市教育部門暫時的態度是:理解,但不會推廣。“想法是好的,但要求通過教育行政部門推行不可能!膘o安教育局基教科科長顧時慶表態。
不過,張人利透露,就在不久前,國務委員陳至立已經專門對靜安區進行的數學課變革作出了批示,專門責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派員來上海調研,為向更大范圍的推廣做好準備。(俞立嚴)
特約編輯:wgl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