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9月13日訊
李曉明報道
日前,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管培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呂玉剛做客強國論壇時提出,針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提出階段性的“底線要求”是對的,這有利于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不斷提高促進教師的師德水平。
他們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素質師德建設是關鍵。在新的
歷史時期,在市場經濟環境和開放的社會條件下,師德建設的任務非常緊迫、非常艱巨和復雜。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的師德水平,也要進行理論的創新、制度的創新和工作層面的創新。
他們提到“底線要求”的重要性。所謂底線要求就是根據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針對某一個時期教育工作需要,公眾的反映,抓住師德建設工作當中突出的現實問題,提出階段性師德底線要求。當然,對此一舉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教師是一種光榮的、崇高的職業,有一些具體的禁行性規定要求不一定符合教師的身份。但是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許多教師贊成這樣一個做法,一個階段提出一些階段性的要求,比如說不準體罰學生、不準在教學計劃之外增加作業負擔等“幾不準”的要求,使得教師有所遵循,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地明確具體的要求是什么,通過可操作的、具體化的要求,逐步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不斷提高促進教師的師德水平。事實上不少地方就是這樣做的。(責任編輯:臧文麗)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