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70年代中國彩電誕生之日起,中國電視行業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從小屏到大屏、從模擬到高清的產業升級變革。當買方市場形成后,彩電業毋庸置疑地成為了我國
家電市場競爭最激烈、最充分的行業,當前,隨著平板時代來臨,彩電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格局在所難免。然而,價格杠桿一向是各大家電企業撬動市場板塊的強有力工具,實踐證明,價格戰不但沒有拯救我國彩電市場,反而將傳統的模擬電視時代推上了窮途末路。近期,洋品牌主動參與的數字高清電視價格戰又有所升級,這無疑成了高清電視嚴重同質化的一個表征。一向以打價值戰表現出色的海爾彩電日前頻頻發力高清平板電視市場,8月初發布“高清信息島”戰略,隆重宣布了海爾V6系列全線產品實現了“3A”技術,“3A”即“AnyDigital(全程數字)、AnyCompatible(無限兼容)、Anymedia(全媒體)”;9月1日,海爾與日本富士通組建了高端技術戰略聯盟,推出了第一臺頂級高清數字平板電視,豐富了“3A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海爾頂級高清平板電視的競爭力,這充分顯示了以“3A”技術為支撐的海爾V6領跑中國“頂級高清”數字平板電視市場的強大實力。    技術是頂級高清數字平板電視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如何利用技術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已經成為每個企業的戰略重點。在一些企業看來,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海爾卻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對可利用資源的整合能力,是企業將這種被整合的資源轉化為持續滿足用戶需求的超常能力。為了能夠在“頂級高清”市場上獲得國際領先技術優勢,在此之前,海爾就放手整合全球資源,先后與荷蘭飛利浦、德國邁茲、美國硅谷、日本東芝、韓國三星以及中國廣科院等合作建立了數字高清電視研究所和設計分部。短短幾年時間,海爾彩電建立了一個具有龐大技術支撐的全球數字頂級高清技術聯盟,縮短了尖端技術與消費者生活之間的距離。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海爾是一個非技術型企業或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企業。據悉,海爾是中國每年申請技術專利標準最多的企業,據國家發改委發布信息,海爾以超過30億的研發投入位居國內家電企業之首;海爾國家級技術中心在所有中國企業技術中心評比中連續3年獲得第一名;在核心技術上,海爾愛國者Ⅲ數字解碼芯片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芯,月銷量突破200萬片;在這次海爾與富士通強強聯合組建的技術聯盟中,富士通提供等離子頂級高清顯示屏設計模組,在海爾愛國者Ⅲ數字解碼芯片的強大技術支持下,海爾提供頂級高清整機解決方案。很顯然,海爾這次與日本富士通組建技術戰略聯盟是進一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取勝,不外乎兩點,速度和差異化”,海爾集團副總裁喻子達告訴記者,“彩電業已經出現重新洗牌的格局,在數字電視領域,大家幾乎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就是市場反應速度更快一點。”從平板電視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正在遵循前幾年IT業成長期所經歷的過程,CPU的功能和復雜性每年增加一倍,其后期減慢為每18個月增加一倍,而成本則成反比例遞減。這個過程的實質是速度至上,這對企業提出的挑戰是非常大的,但對一貫強調速度海爾而言,這顯然成了一種優勢。眾所周知,從1997年到2004年,海爾僅用了不到7年的時間,走過了其它優秀企業幾十年的發展道路,并一躍成為“中國市場數字電視第一品牌”;正式進軍平板電視僅一年多時間,海爾做到了“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第一品牌”,成了國內數字電視的領軍企業;在平板電視高清顯示技術上,海爾再次領先一步,通過與富士通強強聯合,使目前全球分辨率最高的10241024等離子顯示屏在國內率先得以應用,這相對于一般的852480分辨率顯示技術,海爾推出了能滿足用戶需求最具競爭力的第一臺頂級高清差異化產品。海爾就是通過速度搶占技術制高點,從而掌握了數字平板電視“頂級高清”的話語權。金雁     級高清,已經成為今年一大關鍵流行詞,這是對于數字電視的顯示效果而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大有“語不驚人誓不休”之意。各大彩電制造商為搶占“頂級高清”的話語權,粉墨登場,紛紛做秀平板電視市場。然而,要掌握這一話語權的支撐和實力是什么?對于數字電視這一高檔家電產品而言,技術顯然成了各大廠家深思熟慮的戰略重點。9月1日,海爾集團與日本富士通組建技術戰略聯盟的做法無疑使海爾掌握頂級高清的話語權增添了最為重要的籌碼,這為本不平靜的高清平板市場再掀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