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華的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麥浪滾滾
1994年后,遼寧省北票市煤炭工業明顯衰
退,國家大型企業北票礦務局2001年6月破產。面對這樣的形勢,北票市委、市政府實施了城市經濟轉型和農業走產業化的經濟發展戰略,連續4年主打“辣椒節”品牌,并為此在去年耗資800萬配套修建了“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位于北票市政府所在地的南山,占地30余畝,直到現在仍沒有全部完工。因為財力問題,這座“為了招商引資并滿足群眾的業余文化需求”而修建的廣場養不起草坪,綠化帶里改種了冬小麥。
接到當地群眾“貧困縣超標修建豪華廣場”的反映,8月下旬記者來到北票。
豪華廣場現身北票
“世紀廣場”位于北票市政府所在地的南山,繞過一個大彎上到半山腰,世紀廣場出現在眼前,臺階一直到了山頂。一條寬闊的馬路直通廣場,到達廣場后馬路一分為二將廣場環繞起來。
廣場的中心是一個圓形的平臺,上面有大理石鋪成的花瓣圖案。“聽說是政府投了1000多萬蓋的,有沈陽市政府廣場三分之二大。”在路上,有人告訴記者。
“投資800多萬,30畝地,立體設計,上面還有噴泉,是大連的公司來做的。”北票市城建局李副局長自豪地表示。
偌大的廣場顯得非常空曠,只有幾個工人在打掃衛生。一塊孤零零的牌子立在廣場入口,上面寫著“世紀廣場管理須知”:世紀廣場是廣大市民休閑的場所……
“去年春天這里還是大山坡,上面種的都是山楂樹。5月份開始動工,9月份主體完工,就差上面的臺階了。9月份的辣椒節開幕式就是在這辦的。繞著廣場的柏油馬路都是新修的。”王鳳(化名)受雇于北票園林管理部門,負責廣場上農作物的養護和衛生清理。
順臺階走到山頂,一塊用布幔圍起的工地進入記者視線,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最后一塊沒修完的地方,原來是炸石頭留下的石壁,太難看了,修一下做個照壁。”李副局長說。
烈士陵園遷到城外
“是不是我們的市民對這個廣場有看法?”北票市委宣傳部的韓副部長見到記者后開門見山地問道。
“這么大的工程,有些負面的說法也是難免的。但是這個廣場的修建極大豐富了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對于北票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一年一度的辣椒節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來投資,這個廣場的修建也是為了
配合辣椒節的活動。”記者此后的采訪見證了韓副部長口中的“負面說法”。
“你們看到的一直通上山頂的臺階并不是修世紀廣場時有的。原來就有,從山腳一直到山頂,然后你會看見我們北票的烈士陵園。”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人描述說。“城磚什么的都是原來的,里面長眠的是解放北票時犧牲的烈士,每一名烈士都有一塊石碑,大概有100多人吧,陵園里還有一個大的紀念碑,有專人負責看護。后來為了修這個廣場,烈士陵園就搬出市區了。”指著那塊圈起的工地,這個當地人說道。
距離北票市區15公里左右的一處荒山是北票烈士陵園的現址,大約300平方米,一塊紀念碑立在中間,所有的烈士遺骸都統一安放在陵園的后面,去年新修的水泥地面已經開裂,荒草在縫隙中長出,陵園里靜得有些發冷。
“從搬過來就這樣,沒人管,原來在南山的時候多氣派!”這位當地人說。
種冬小麥扮綠廣場
在“世紀廣場”拾級而上時會發現臺階兩邊的草長得很高。“那是冬小麥。”對于記者叫做草的植物,王鳳糾正了記者。
“這里種的都是冬小麥,聽說是綠化用的。”王鳳坐在整個廣場為數不多的一小塊草坪上說。
“我們負擔不起草坪。用冬小麥做綠化帶也是我們多次試驗的結果。”李副局長向記者解釋說。
“冬小麥熟了怎么處理?”記者問。
“拉回來,我們園林養鳥用。這個冬小麥還是主要考慮綠化的社會效益,至于冬小麥熟了以后的經濟效益是次要的,我們也不能用這點東西當糧食。”李副局長笑了笑說。
“既然用800多萬元蓋起廣場,對北票來說,相比之下草坪的養護費用應該不高。”記者接著問道。
“修廣場是我們市里四大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的,這代表我們北票的形象。800萬是我們北票市土地掛牌的錢,用土地掛牌的錢搞城建,目前我們國家各級政府都在做。”
“現在平時每天的養護費用要多少錢?”
“我還不知道具體每天的花費。”
“將來這筆養護的費用由誰來出?”
“養護歸園林,園林是我們的下屬單位,費用說是我們負擔,不過肯定是財政撥款,我們哪來的錢呀。”李副局長的回答很是干脆。
城市廣場不得超標
今年2月,國家四部委———建設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設中脫離實際的寬馬路、大廣場建設的通知》。
通知要求,從今年2月16日起,各地城市一律停批停建超大型廣場,對于今后各地城市游憩集會廣場建設的規模,人口在20萬以下的小城市和鎮不得超過1公頃,人口在20萬到50萬之間的中等城市不得超過2公頃,大城市不得超過3公頃,人口規模在2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不得超過5公頃。
通知提出暫停城市寬馬路、大廣場建設。各地城市在2月16日之前已經批準的2公頃以上(含2公頃)的游憩集會廣場項目,尚未竣工的,一律暫停建設。
“其實早在2003年,國家就有過關于‘不允許再用財政的錢建大型城市廣場這樣的形象工程’的相關政策。”沈陽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說。
“北票‘世紀廣場’的修建正是在那個時候,北票應該是我省10個省級貧困縣(北票為縣級市)之一,怎么修了這么個大廣場?”這位工作人員反問記者,“2公頃相當于30畝地的面積,這個面積應該是人口50萬的中等城市的標準,北票的人口只有18萬,應該沒這個必要啊?養不起草坪就用冬小麥做主要的綠化植物,這個可是地方特色啊,應該推廣一下!”該人士笑著說。
北票印象
北票市位于遼寧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從沈陽站出發,乘火車5小時可到達北票南站。北票市建于1946年,原名為北四票。1985年1月設立了北票市,現由朝陽市管轄。
“去北票?挺窮的。”路上,不止一個人這樣說。北票火車站看起來很小,比想像中的還要略顯破敗。如果不是再三確認,沒人以為這是一個市的火車站。
就這樣,這個與“世紀廣場”有著巨大反差的鐵路車站,每天面對著眾多外地人。而同樣與“世紀廣場”有著強大反差的是工村———北票一個人口聚集地。這里的地面已經開裂,低矮的平房上電線交織得像蛛網一樣,據說這里住進了北票三分之一的人口。
隋冠卓 汪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