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9月6日電
記者在天津大學、天津醫學院等學校紀委采訪時,參加調查的同志向記者介紹,學歷學位文憑管理上出現的種種問題,雖然還不是大面積的,但嚴重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破壞了高等學歷、學位的信用。一些高校在主觀上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導致“學權”“學錢”交易有恃無恐、學歷學位文憑管理混亂
。
具體表現為:
先進課程班,提前拿學位。國家規定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不能與學位掛鉤,不能授予學位。但如果不授予學位,課程班對一些一心想“鍍金”的黨政干部就沒有吸引力,高校就不能靠此創收賺錢。一些高校于是便將研究生課程班實際上與學位掛鉤,以授學位招徠學員。這樣的班要求很低,入學不考試,課程考試也是走形式。部分黨政干部考不上研究生,就先進研究生課程班,結果比在校研究生還早一年拿到學位。
用“假考試”獲取“真學位”。
所謂“假考試”主要是指學習者必須參加各門課程的考試,但考試的內容在考試前都講了。某市一高校經國家批準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對象是各單位的處級干部,也要求進行入學考試,而且與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一起考。看來很正規,但實際上考試題目不同,外語、政治、專業課都由學校出題。考前學校專門辦復習班,臨考前,老師將考試題目都在串講中講了一遍,如何答題也告訴了考生。參加考試完全是走過場、做樣子,不論考分多少,學校也得破格錄取。
變相販賣文憑。一些高校全力爭得辦學自主權后,便大辦輔導班,借助輔導之名,行販賣文憑之實。有些政府官員和國企負責人打著捐資助學的旗號,給學校捐錢、撥款達到間接買學位、買文憑的目的。
真文憑中含“水分”。文憑本身是真的,但卻是用假冒的種種手段搞來的。含“水分”的文憑,是一些成人高校學籍管理部門以“合法”的方式推出的,持有人大多是一些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干部。
成人教育疏于管理。一些高校的成人教育為了“創收”而不顧辦學條件,盲目地擴大招生、增開新的專業、亂辦班,致使一些學校的辦學投入與招生規模不相適應,嚴重地影響了學歷教育文憑的質量。
博士點粗制濫造,師生比例嚴重失調。天津大學紀委課題組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一個導師招20多個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數是來自領導機關和企業的“自費生”。有的領導干部只要付了贊助費,一向自負的博導、碩導也放下架子,請全日制研究生弟子替在職弟子做作業寫論文,有的甚至親自作學生的“槍手”,替學生代勞。(曹健)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