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戰勝塞黑隊以前,在雅典愛琴海畔的赫里尼克球館,姚明總是從場中央第一個走向球員通道的中國球員。走的時候,頭也不回,好像一個人走向孤獨的世界。
除了第二戰之外。那一次姚明拿下了39分,幫助中國隊拼死擊敗了新西蘭。他和隊友們一起退場,但他舉起的是大前鋒莫科的胳膊。
在那前后的姚
明看上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第一戰敗給西班牙25分那天,姚明的罵聲從雅典傳遍了世界;接著在第三戰和第四戰一共敗給阿根廷和意大利62分之后,他已經一言不發,眼色安靜而冷漠。
對西班牙那一戰,是他在雅典第一次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在上面說:“魯迅先生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但人之常情,其實是從爆發到沉默。他守在更衣室里,不肯再出來。
姚明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一度喪失了斗志,他開始失去希望和寄托。這本是一支讓他寄予厚望的球隊,12名球員中有7名球員是面對自己的第一屆奧運會,有來自NBA的白發教練哈里斯。姚明為這批新隊員的出現等待了兩年,他曾經說在奧運會上重返前八對自己而言無比重要。
有時候,這不單單是成績,更是態度。姚明在NBA兩個賽季,已經習慣了那種時刻都高度緊張和努力的氛圍。在NBA,無論是主力還是板凳,每個人都必須竭盡全力,否則就會丟飯碗。姚明已經習慣了和一群天天血拼的人在一起打球,所以他很難容忍落花流水般的失敗。
兩年前,他一個人進入NBA,從第一戰0分2個籃板奮戰到兩屆全明星首發中鋒;從一個坐在板凳上提心吊膽的人物變成了休斯敦火箭隊建造球隊的核心。這其中的歷程絕不僅僅是體重增加了20公斤,臥推增加了30公斤那么簡單,而且嵌刻著決心和血性。
于是他見不得別人不拼命。他開口怒罵,發現罵得過了,干脆閉嘴。姚明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窘境。對西班牙一戰之后他在混合區說出那番話驚動了團部,而僅僅在兩天前,他剛剛高舉著五星紅旗,引領中國體育代表團走進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在所有領導的嘴里,他都是被著力樹立的健康向上的形象;@管中心主任李元偉后來說,那是志愿者翻譯水平不高所致,但究竟是怎么說的,只有姚明自己知道。
他正行走在他人生的一道高墻上,他站得最高,但也最容易被發現和跌倒。
雅典奧運對姚明的生活態度的影響,也許將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屆大賽。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他還只是個孩子,開始被世界發現;2002年世錦賽時,他已經是NBA狀元新秀,但畢竟還沒打過NBA,還沒在那4年1800萬美元的合同和此后接連不斷的商業合同上落款。這是姚明第一次以核心的身份率領中國男籃出征世界大賽,但他的財富和地位已經與其他隊友有天淵之別。財富和地位可以吸附一些人,但會讓更多人對你敬而遠之。
姚明不希望和隊友們越隔越遠。以前和朋友吃飯,他會搶著付賬,但現在他不會再和別人搶單———他不想讓別人意識到他那天文數字的收入。但有時這是無法改變的,一個億萬富翁加NBA巨星,和一群年薪幾十萬或者只有十幾萬人民幣的CBA球員組成這樣的球隊,他有權利說任何話,但說任何話都必須謹慎小心。
這讓姚明注定會越來越孤獨。很少有人相信,他的憤怒是純籃球上的,與其他一切都無關;很少有人相信,他的內心和三年前相比并沒有變化。幾天以前,他還提到過用《五星紅旗》這首歌來制作自己的MTV的夢想。
從雅典開始,姚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矛盾。
以姚明的人生哲學,他決不會舍棄自己的祖國,無論是在任何的角度上,雖然那有時會讓他痛苦和不安。在美國的時候,經常有記者問他:“雅典的安全很成問題,已經有很多美國球員拒絕去那里,你會不會不去?”姚明的回答永遠都一樣,他說:“為國家出征是我的責任!
即使球隊最終沒有進入八強,他也不會真的因此懷疑或放棄自己的責任。
這是姚明的邊界,終究不會踏偏。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