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全市社區矯正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為提高非監禁刑罪犯的教育改造質量,推動刑罰執行制度的改革,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我市開始啟動社區矯正制度并將市北區作為首個試點區。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建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社區矯正,是對依
法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和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社會上服刑的人員,由社區矯正組織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其犯罪意識和惡習,促其認罪服法、棄惡從善、順利回歸社會。
據了解,市北區也是全省首批實行社區矯正的三個試點區之一。社區矯正力量主要包括司法所干警和社區民警等專業人員,還包括由有關專家、離退休干部、社區居委會成員、高校學生、矯正對象的近親屬和所在單位的人員等社會志愿者。在社區矯正中,針對轄區每一名矯正對象的具體情況,街道司法所將協調社區民警、居委會、矯正對象的近親屬等組成矯正小組。其中規定,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時間每月不少于12小時;可以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允許在原單位工作、自謀職業或為其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指導。
劉建華在講話中指出,社區矯正是改革和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的重大嘗試,是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的重要舉措。要努力實現社區矯正工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使法律規定的管理監督措施得到落實。(本報記者戴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