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我省大企業集團“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省經貿委投資與規劃處的最新調查顯示,目前全省大企業集團中有48家在省外投資創辦企業111個,對外投資達89.5億元。從在外投資企業的運營情況看,多數企業運行良好。2003年,我省大企業在省外投資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627.5億元,占這些大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的31.
3%。
在我省企業到省外、國外市場上淘金的隊伍里,大型企業集團一馬當先。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浪潮集團等走在了前面,兗礦集團在柬埔寨設立了紡織品加工項目,德棉集團在柬埔寨獨資興建了3萬錠棉紡織項目,山東巨菱公司在尼日利亞、巴基斯坦都建立了境外加工貿易項目。
投資區域趨于多元化。在國外投資創辦的企業有8家,主要分布在美國、意大利、巴基斯坦、柬埔寨、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國內投資創建的企業達103家,分布比較多的省市有:江蘇(12家)、廣東(10家)、新疆(10家)、北京(8家)、浙江(7家)、湖北(7家)。
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對外投資較多。在創辦的111家企業中,屬于機械行業的有32家(其中重型汽車16家、客車1家、摩托車2家、農用車1家、工程機械6家、其他6家),家電行業14家,建材行業14家,紡織行業9家,造紙行業9家,食品加工行業8家,電子行業4家,其他行業21家。
在對外投資的方式上,我省大企業集團對外投資一般是采取低成本擴張,收購、兼并、合資合作的多,直接投資建廠的少。這樣的投資方式,現金投資少、見效快,被兼并的部分當地企業在兩個月內就實現了正常生產。
省經貿委投資與規劃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走出去”是我省大企業集團發展壯大的需要,圍繞市場、圍繞配套、圍繞研發走出去,不僅能降低產品成本,還能規避一些國家的關稅壁壘,帶動國內集團公司的出口,可以充分實現多贏。
據了解,我省下一步將以非洲、獨聯體等地區為重點,進一步創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大企業集團的競爭優勢,繼續加快省外、境外投資建廠的步伐。 (袁濤)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