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27日專電(孟博怡)從9月1日開始,緣于課時的縮減,上海近70萬名小學生將可在早晨多睡半小時,并且能更自由地支配屬于自己的時間。
按照上海市教委統一部署的二期課改計劃,2004年秋季開始,上海小學生每節課的上課時間將首次從40分鐘縮減到35分鐘
,而每天的課程總數則不再予以增加。與此同時,所有的學校將不得再安排小學生早自修。
延安中路小學一學生家長王女士說,以往每天6點40分就不得不把睡夢中的女兒喊醒,因為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是7點20分,這之間的準備時間非常緊張。對于這樣的作息,王女士評價是“實在不忍心”。因為晚上學習到九、十點鐘,孩子根本就不能保證八小時的睡眠。而改革后,延安中路小學規定的到校時間是7點50分到8點,足足比過去晚了半個多小時。此外,學校還將在中午和放學后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上海作出這一改變已是當務之急。”作為縮時政策的最初提議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介紹,就在最新開展的上海與日本小學生作息時間的比較調查中顯示,上海學生的上學時間整整比日本學生早了1個半小時,學習負擔沉重。他說:“縮時規定將會直接加入將來制訂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并將覆蓋全市所有的小學,無一例外。另外,從明年開始,上海所有初中生的課時也將從45分鐘縮短至40分鐘。”
不過,對于新的縮時政策,也有專家持保留態度。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協會副會長崔廣柱表示,學校單方面實施縮時政策究竟能否成功,實際效果還有待檢驗,因為只要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和教師課外補課的現象不變,縮時政策將只能最終流于形式。(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