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記者 游曼妮)
前天,一名體重137公斤的19歲少年在廣州死亡。此前,他作為第五例患者在天河區某三甲醫院接受了新興的胃旁路減肥手術,術后出現多項臟器功能衰竭。家屬昨大鬧醫院認為是手術害死了他,院方表示患者死于手術并發癥而非醫療事故。目前,法醫正在進行尸檢,以待進一步醫療事故鑒
定。據悉,目前該院已暫停了該項手術。
少年喪命家屬大鬧醫院
昨天上午,天河區某三甲醫院門診樓前,一群悲痛欲絕的親人高舉著多張上書“醫院草菅人命”的“大字報”大聲抗議,要求醫生對死者負責。迅速聚集的人群將醫院通道擠得水泄不通,當地警方接報后出面維持秩序,直到下午3點才恢復正常。死者家屬哭訴,死者小明是一名19歲的男孩子,來自江門新會,1.8米的個頭體重有137公斤,因為聽說該家醫院新創了一種名為“腹腔鏡下胃旁路減肥術”十分有效,經熟人介紹后于8月6日來廣州求醫。手術前,醫生為其進行了體檢未提出異議,在病人父親繳納了3萬元押金并簽署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后,于8月9日進行了第一次手術,術前醫生稱手術后一周就可出院。術后小明肚子痛得很厲害,醫生當天給他打了止痛針。然而患者疼痛不見好轉,且肚子脹得非常厲害,8月10日上午10時,小明再次被推進手術室,家屬回憶:“醫生也沒說什么原因,只是說出血要搶救”,一直到下午6時手術才結束。情況并沒有好轉,小明此后始終住在重癥監護室,一直靠呼吸機支持呼吸,腎臟衰竭再沒排尿,醫生診斷為呼吸綜合窘迫癥、腎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頭腦始終清醒的小明要求轉院,家人于是在8月24日上午緊急將他轉至另一家三甲醫院監護室,8月25日上午11時小明不治身亡。
“我們要求醫院給一個說法!提醒其他人別再上當送命!”昨天,小明的20多名親戚開了兩輛車趕到為其做減肥術的醫院,高舉多張“大字報”示威。
醫院:患者死于手術后并發癥
得知記者來采訪,醫院主要負責人立即趕到,就幾大疑問回答了記者。據介紹,腹腔鏡下胃旁路減肥手術自今年7月起該醫院在全國率先開展以來,一共操作了5例,前4名患者手術效果良好,該類手術在國外實行多年,在美國直接手術死亡率1%,術后嚴重并發癥死亡率3%。院方強調,減肥手術是醫療過程不是一個保健過程,其中必然存在手術風險,據院方初步判斷,患者死于多項臟器功能衰竭術后并發癥;手術前,院方和患者監護人簽署的知情同意書中明確提到手術并發癥,風險由患者承擔,病人最后不幸去世,死于醫療手術可以預料不可控制防范的并發癥,而非醫療事故。專業人士稱,任何腸、胃切斷手術都有可能出現胰腺發炎、吻合口滲血等并發癥,這并不一定就是醫生技術、責任過失引起的。
該院外科主任詳細介紹了小明治療過程,在首次進行手術后,病人出現腹痛可能有多種原因,常見的是麻醉效用消失產生的正常疼痛;隨后發現有腸道壓力大、吻合口出血等問題,被高度懷疑為手術誘發的胰腺炎,醫院馬上組織減壓、止血的第二次搶救,將吻合口重新打開尋找出血點;可惜的是第二次手術次日病人情況急轉直下,迅速出現腎功能衰竭、呼吸綜合窘迫癥等多項功能障礙,這類情況的死亡率高達50%以上;CT顯示,病人還出現了致命的壞死性胰腺炎。應病人家屬要求,醫院邀請了全國著名的急癥專家、中山醫科大學的權威教授等多人會診,但未出現奇跡。在病人家屬強烈要求轉院后,病人最終不治。院方稱,整個過程醫生操作規范合理,沒有任何違規失職行為。
病人去世后,應家屬的要求,請來了中山大學法醫專家進行尸檢,暫時未有結論。醫院按照有關規定給家屬復印了相關病歷,并封存了有關資料。醫院表示,同意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愿意按照事實、依據和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醫療、法律責任,一定會給患者家屬一個明確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