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
走節約和合理使用的道路——我國油氣資源可持續發展述評
國務院領導同志近日強調,油氣資源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要抓緊研究制定和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把節約和合理使用油氣資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證油氣
資源的長期穩定供給和有效利用,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保障。
我國是石油消費大國,同時又是石油利用效率低、不合理用油比較嚴重的國家。與國際通行的石油消費強度比較,我國石油消費強度為0.19,大體相當于日本的4倍,歐洲的3倍,美國的2倍。
來自權威部門的統計、預測顯示,我國自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的10年間,石油凈進口量已達9741萬噸,對進口油的依存度超過三分之一。到2020年,我國對進口油的依存度將達到60%左右。顯然,國際油價的波動會對我國國民經濟及國防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較快,但油耗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02年,我國汽車發動機每百公里油耗的設計值比發達國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單車年耗油的實際值是2.28噸,比美國高10%到20%,比日本高1倍。
我國油田開采的損失率也較大,石油加工過程中的浪費嚴重。據測算,我國石油資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等于增加2億多噸的可采儲量。
“由此看來,我國油氣節約潛力十分巨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飛說,“在今后國內油氣產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長,對海外資源的依存度又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的情況下,必須把節約放到優先的地位,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在努力挖潛節約的同時,還必須合理使用油氣資源。當前,我國油氣資源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十分普遍。根據有關部門調查,2002年我國農業柴油用量為2570萬噸,占全部柴油消費量的33%,其中相對固定的動力設備用油約占農用柴油的20%,用量約500萬噸。若其中的一半能用電力替代,便有望節約農業用柴油250萬噸左右。
專家建議,應盡快制定石油法和切實可行的節油政策,將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加工和銷售納入法制化軌道。要通過國家宏觀調控和必要的立法來促進節油、代油措施的落實,把鼓勵節約用油作為國家石油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立節約石油資源的石油消費模式。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汽車產業政策,鼓勵和促進汽車廠家生產高燃效汽車,鼓勵消費者購買節油型汽車,鼓勵車用替代燃料的使用。要大力提高公眾的資源節約意識,形成像節約糧食和水一樣節約油氣資源的社會氛圍。
油氣資源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和實施立足國內、開拓海外、節約優先、鼓勵替代、保障安全、保護環境這一符合我國國情的油氣資源戰略,堅持走節約和合理使用的道路,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丁海軍
謝登科)
編輯:魏巍